其實一直都知道在價格策略的背後所要付出的絕對不會只是看得見的成本而已,還有一個企業的行銷利基與經營策略,策略擬訂的關鍵則是在於企業本身的的定位和精神。我們去沃爾瑪,因為我們知道他的東西便宜,種類夠多份量夠大,相同的錢可買更多,就算我們都認定他的服務態度不好,賣場動線可能很亂,選擇可能太多,但重點是…他們家的東西真的便宜。
只是便宜了誰呢?
當我讀著沃爾瑪效應時,我一邊想著這陣子零售業的狀況,想著廝殺成一片的書價,從網路79折到新書上市通通75折,價格戰殺紅了眼,卻不見消費者買紅了眼,卡債風暴固然是影響,但我真正想問的:價格,究竟代表了什麼?如果我為了大量販售不惜降低品質,不惜裁員,那麼和我原先經營時的理念漸行漸遠的時候,究竟為什麼我還要做這件事?腦子一直轉著,但這個問題我始終得不到解答。
如果硬是要說沃爾瑪有什麼不對,我相信主因是在他們對於價格和成本的執迷,用著超低的價格和薄的不能再薄的毛利來供養一家又一家的mega store,人們進入沃爾瑪,都不進目眩於他的大,種類多,便宜;再那時,智利的鮭魚養殖業的環保問題和孟加拉的童工問題都不再是問題了;因為價格就給了人們最好的解答!所以當沃爾瑪的員工出現在法庭上控訴著自己的東家時,其實沒有辦法付給他們足夠薪水與福利並不只是沃爾瑪本身的問題而已,而是不斷被價格戰打壞胃口的消費者,只因為「便宜」。
便宜真的是好事嗎?這個問題太深,我完全無法解答。因為若連台灣的書市都得靠著殺價來競爭時,那麼沃爾瑪效應也不過就只是個現象。每個人當然都可以有自己購物時的考量,只是選擇要用品牌,價格還是價值做為選項罷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