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4日 星期四

關於故事的種種說法

因為網路,許多人在這個年代也許有著多重身份;上班上學是一種,但面對螢幕前面可能又是另一種,也或者是另外好幾種。可能在遊戲裡是一種,在交友網站是一種,在PTT或是mobile 01又是一種。每一個account都是一個故事,而每一個account又是故事的一部份;故事的真實或虛妄難以界定,我們不能假裝其中一個身份不存在,畢竟每一件事情產生都有著原因;即便只是好玩也算。

我翻著《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時突然有了個疑問就定義上來說我究竟應該是要被歸類為「數位原住民」還是「數位移民」又或者我應該是要被歸類為「假數位原住民」?會有這樣的疑問,主要是源自於我的現實身份與業餘嗜好。我是一個靠故事吃飯的人(所有行銷人不都如此?),如果生不出新的梗,也就是該離開現職的時候;此刻,我是一個部落格說書人,敲著鍵盤把自己所讀的書、所思考的事整理成一篇後放在部落格上;偶而再配上幾張圖片。如果用行為來看,似乎自己是「數位原住民」,但就生活習慣這件事來說,「數位移民」似乎要正確些且不論是原民或是移民以網路普及率這件事看來有這樣的身份認同疑惑的必定不只我一人而有趣的是書中的情景雖然一再發生在現實生活,但卻因為地域與文化的差異,有了不同的樣貌。

我不買報紙已經很多年了,網路新聞也的確是天天看;Facebook的確就像我自己的專屬新聞台,各種各樣我有興趣的議題就足以讓我飽足;但因為早餐店的發達,「看報紙配早餐」卻還是不少台灣人(包含我)的生活習慣。儘管因為網路的發達讓報業的經營面臨了很大的危機,但眼下台灣不只報業,而是所有內容產業都在面對一樣的問題;網路所帶來的挑戰不是只有免費內容這麼簡單,而是生活習慣被徹底改變後的思維與行動;這是不爭的事實。人們仍然期待好故事,但故事是否一定就產生在書中或是電影裡?我現在也不那麼肯定了。

LBS目前看起來似乎可以帶給商家不同的曝光管道但其實我並不很懂除了要找路之外把自己的所在位置曝光在Facebook之類的上頭有什麼好玩的當然這樣的功能如果運用在銀髮族與兒童照護就有很大的想像與發揮空間了目前POD的應用多半是在小量出版品,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一本書能夠被拆來賣好像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故事的說法一直有很多種,端看聽者是誰;這樣的結論或許有點怪,但我真心認為所有的線上內容產品最好可以有個公平交易法,萬一一本書不好看,至少是要能夠退換貨的(也或者模式應該走先租後買,或者乾脆部份購買),這不只是保障讀者權益,也確保故事的創作品質能夠持續維持。我不很確定作者是否認同這樣的概念,但至少我是這麼希望的。

2011年2月7日 星期一

如果人生最差就是去市場賣魚,那還有什麼過不去的?

原打算在年假期間把手上幾本書看完的,但不知道為什麼,被某本小說卡得很慘,以致於進度嚴重落後,後來想想,與其這樣卡著,不如換個不同的東西來轉換心情,於是便將之前購入的《零與無限大》拿起來讀;老實說還真是蠻愉快的一次閱讀經驗,也把卡住的不快給放下了。

其實我甚少關心台灣的產業發展,當然也有一種很大的可能性是因為自己沒有買股票〈蓋沒有錢買,所以本人只能夠買保險和定期定額基金放在那邊老死。〉倒也不是沒有注意財經新聞,但關於奇美我的確所知甚少。許文龍先生對我來說是很值得尊敬的企業家,倒不是因為奇美電子或是ABS,而是馬友友來台灣竟然向奇美借琴這件事。我當時的想法是:「驚!台灣竟然有人願意收藏樂器喔!而且竟然有免費出借這回事!!」原本我知道奇美博物館有收藏許多不錯的雕塑,但有系統收藏樂器又是另一回事了。也正巧在前不久看了一個節目,許文龍先生很快樂地拉著小提琴,突然對他開始有點好奇。

這本書…原則上不是一本報明牌的書,所以沒有什麼機會看到股票明牌或是秘辛之類的玩意;對我來說受益最多的是他對於人生的看法。如果人生最差就是去市場賣魚,那還有什麼過不去的?決心今年就用這個來抵勵自己了。

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To Pay, Or Not To Pay. That is a question.

嚴格說來我是一個蠻無趣的消費者,有些物品一旦用習慣了,便是多年不換;喜歡吃的東西也差不多就那幾樣,喜歡的衣服樣版也就是素色…也或者說是因為生活已經太過複雜了,工作上要做的決策與選擇已經夠多夠複雜了,沒有理由連買件衣服都要想半天吧。

每當我走進任何一個賣場都還是面對到同樣的困惑;每一本書似乎都在呼喊著買我、買我,櫥窗冷凍櫃中光是羊肉爐、薑母鴨…冷凍藥膳至少也是超過二十種。說真的,食物還算好搞定的,最痛苦的莫過於母親與弟弟發生小爭執,夾在中間怎麼說話都不對的痛苦;關於選擇,最辛苦的從來就不是CP值的計算,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一件物品只要能夠用標價標出,對消費者來說就只有買或不買兩個點。延伸出來的則可能是經濟考量(買得起或買不起?)、實用考量(買來幹嘛用的?)當然免不了的還有價值觀、虛榮心、正義感…等無法量化的元素。You are what you eatingusingwearingeven living.

當我讀著《誰在操縱你的選擇》時不禁思考著:「哪來那麼多事要選?」但當我想起生活中吃、喝、玩、樂要選擇,面對選舉要選擇(儘管你我都不相信選票上的人真有能力實現承諾。)長輩叮嚀結婚對象要選,最常出現的難題是聊天話題也看看場合與對象選;每一天我都在做選擇,也不知道幸或不幸,每一天我也都為自己的選擇付出了大致對等的代價,人生有限,能做的事其實有限,如果每天要花時間在後悔或咒罵上也未免辛苦。專家也因著這樣的市場需求而誕生;值得慶幸的是經過練習後每個人當然都有機會成為某一方面的專家,決策時間變短,做錯的事變少,效率也變更高。我們之所以依賴專業,是因為我們並不想要花費更多的成本去做一個決定;所以我們看電影選導演,看書挑作者,買化妝品我們去挖Fashion guide的試用文…

但問題是不是什麼事情都這麼容易找到答案,你我也都清楚每一個選擇背後的成因往往比想像中複雜,或許我們可以說,那個複雜的成因就是因為文化二字吧。文化本身就是一個複雜的存在,我們所生活的台灣更是;我們的思想號稱開放,但你我也清楚同志的生活圈一旦離開淡水河就不是那麼容易被包容。我們的生活號稱富裕,但你我也知道之所以生育率降到低點經濟因素其實佔了大宗。有些事情我們說沒得選擇,其實也並不是沒有得選,而是我們願不願意承擔代價?關於代價也往往不是價碼的問題,多數是自尊、立場、傳統。在溝通不良後,我們的衝撞讓彼此都受傷;若是選擇退讓,我們卻總會在日後想起時因後悔而痛苦萬分,代價更高。很多事情就是這樣的循環,掙脫與否從來就不是那麼簡單。

我常想,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應該標個價碼,讓我們在做選擇時可以更簡單一些;在暫時無力負擔時也還有個努力的目標或者是能夠找到一個CP值相當的替代品。但誰能夠來標這個價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