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完《雪球》、看完《金融吃人魔》後,心想一定要換個輕鬆點的書來看看。恰好在領消費券的前幾天就收到了《一英鎊過一天》。類似這樣的議題選材,立緒出版的東西總是多了那麼點不同;即便是這一本小品也讓人覺得有趣。
收到書時忍不住是要微笑的,難得有這麼一次他們家的封面做得如此親民可愛,尤其是那一便士的銅版和手繪的撲滿、T-shirt與腳踏車看起來就是很有趣,某種程度上是…Q版的立緒嗎?真的是很有意思的一次突破呢!
整個故事其實並不是太難讀,結構大概就類似《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可不可以一年都不買》;但英國人與美國人的民族性畢竟大不相同,Kath Kelly的風格顯然就內斂多了,內省的成份也比上述兩本書的作者要來得更加深刻。當然你也可以說是作者本身的幸運,在她所居住的城市中有提供足夠的免費資源可供使用;類似的方法若想用在台北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光是一天到晚吃免費的試吃就不太可能,更別說是堆滿了點心的各種發表會或是各種場合。但如果真的想要省錢,表演活動當然是有免費的,善用coupon和集點卡也是挺有效的…我是有換到免費的咖啡啦。因為這的確就會牽涉到國情和公共建設,在這個部份我們只能羨慕。
不過書裡頭提到的浪費這件事兩個國家倒真的是一模一樣。比方像是食物浪費,或是過多的衣服之類的。價格下跌造成人們對於物質的不在乎是一個因素,另一方面應該還是心態還沒調整過來。畢竟對很多人來說,衣飾過季好像就是罪大惡極;吃到飽造成的食物浪費與資源浪費早在幾個月前就在新聞炒得沸沸揚揚。不過就像大家所知道的:這個東西究竟是『需要』(沒有衛生紙的廁所?)還是『欲望』(一件一百元的衣服?可以穿多久?還是因為便宜?)老實說我自己就常陷入這個迷思中。家裡的書明明已經不少了,拿到禮券還是忍不住把《模仿犯》、《樂園》給敗了下去,雖然心底的os是要用四天年假來挑戰一百五十萬字的大部頭小說;回到家中採購媽還是要我想辦法把書重新做一次整理(決定週六就來一次大整理好了。)在簡樸生活中一個很重要的心態是『夠用就好』,但對我來說,總是忍不住要把看損益表的習慣放進去,折攤和成本效益開始慢慢成為我生活中的一部份…不過這和我自己今年訂下的目標有關,未來也應該能持之以恆。
作者本身倒不是個唱高調的人,她自己也坦誠這一年的生活難熬,每天要靠一英鎊過活真的是很難。我想這一年的日子應該是個專案,畢竟扣除那些免費資源之外,光在交通的費用上面其實也只是成本轉嫁的概念而以;這個成本不是不會發生,只是顯然是由另一個人去承擔,而並非所有人共同負擔;某種程度上來說並不是很公平。當然這對很多人來說也是個兩難的問題,當所有人都搭公車和騎腳踏車時,計程車司機又該何去何從?嗯,又是個公共問題。
整體來說,這本書的閱讀過程是很愉快的;譯筆的流暢度當然不在話下。重點應該還是讓人對於生活態度有更深入的省思。領到消費券後,幫老媽買了書,也幫小T喵買了飼料;男友不解地問我,為什麼我不把券用在更划算的地方;問題是…我如果真的要去旅行,我不會滿足於兩天一夜加下午茶的飯店行程(沒個三天兩夜以上算那門子旅行?)家中人口也簡單,就算去大賣場買東西,到四月底我家一樣用不完那號稱7,200元的折價券;既然我和家人都不需要,那便宜這事對我來說就不再重要了。(聰明的小妹直接拿券去配很棒的眼鏡,光想到那個使用年限就覺得真是太精明了。)還有近兩千元的券可用…來買衛生紙、洗衣粉…這類的日用品好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