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恐懼的原型』...還有尋書啟示!!

最近很想看《EB:情緒勒索》;但因為出版社早就缺了,向二手書店訂了快兩個月也始終沒有下文,所以退而求其次,先讀了《恐懼的原型》。其實並不是因為受了什麼刺激之類的,只是剛好看到最近的一些新聞,還有一直存在我心上好陣子的疑問讓我想讀這兩本書。

大約兩年前我讀了佛洛姆的《愛的藝術》當時沒什麼特別的感覺,只覺得他對於愛與責任這件事的解讀讓我想到Peter Drucker;杜拉克爺爺說的,他從Elinor Dashwood身上看到了一個完美經理人的典型(娟皺著眉頭問我:『啊,是那個乏味的女人喔』)但當時的確純粹為了讀《Sense and Senslbility》才去讀佛洛姆的;仔細想想也或許正是因為兩年前的這段閱讀經歷一直還沒被延續完成,直到這幾個月又被喚醒了。

幾個月前公司曾辦過情緒管理方面的講座,我上的那堂課主題是憂鬱症。講師談了許多臨床上的病例及日常性的紓發…等等,在課堂結束前的問答時間,我問了講師:『當身邊有家人或是朋友是患者時,身為照護者的我們該要如何整理自己的情緒。』講師深呼吸了一下,看著我:『這是一個很困難的課題。亞洲社會與歐美最大的不同便是在人際關係上的牽絆,尤其當患者是至親時,這個關係更不可能是登報作廢就一切結束。在這樣的條件之下,照護者本身的情緒勢必也需要找到一個出口,可能是尋求專業協助,也可能是去調整照護的方式。』這幾天讀完了《恐懼的原型》後,再仔細回想當時提的問題;我想有時勒索情緒的不一定是患者,而是出在照護者本身也不一定。

就如書中提到的四大恐懼原型,當然有許多是在後天環境下型塑出來的;但是並不代表恐懼是種人格缺陷;就像裡頭提到的分裂人格的專注度,在做學術研究上反而可以熠熠生輝;而憂鬱人格細膩的同理心在發展良好的情形之下,也可以是很出色的教育者…當然在發展良好的狀況下一切都有可能;但實際上的狀況也可能是往悲觀的方向發展,最後造成了不信任、疏離、傷害(傷人或自殘…)也都有可能。這時又再度回到照護者的角度來思考,到底身為一個照護者(可以是醫護專業人員、家人、戀人甚至是朋友)在做所謂的付出時是不是真的『無所求』若是一開始就『有所求』時,是不是反而將自己與對方推向了惡性循環的深淵中?

當然要叫人『無所求』實在也是過於苛責了;但身為一個照護者,究竟該在那條線停下,才真的是門大學問。所有事都沒比放下這件難的,這也或許不是在這本書中能夠被解答的。讀完了這本,我一定要想辦法另一本弄來讀才好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