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2日 星期五

從『在地的幸福經濟』思考起

不知道是不是要感謝溫室效應造成的氣候異常,去年和今年的氣候特別適合柑橘類的生長;從今年的第一顆柚子到今天吃下的椪柑,每一顆的酸度甜度都是恰到好處的美味。雖然中醫師曾勸誡我不能吃太多橘子,但今年的盛產讓我不斷地破戒;買完便當後總是花個十幾元去買一顆橘子幫自己補充維他命。

也或許是因為水果這件事,讓我在看《在地的幸福經濟》時有一些感觸。前兩年讀了《沃爾瑪效應《,其中有對於沃爾瑪對於食品工業和生態的關係提出了一些控訴;今年再讀了《到底要吃什麼?》一樣是對於農業與生態平衡間的關係提出了一些看法。共同點就是:作者都是美國人,都對農業工業化提出控訴(基本上美國本土現在進行的是石化農業。)另一方面,兩人在消費能力上顯然是屬於中產階級,換句話說是屬於有餘裕可以購買品質『較好』(事實上應該是說,自然生長的)的食品。當然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現今的運籌系統發達,各地的作物都可以順利地四處交流,加上飲食的全球化,自然人們就會遺忘作物本身是有一定的生長週期,按著當季的菜市場賣最多的菜去買,基本上出錯的機率自然就不會太高。整個問題的層次看起來,是生活方式的變化造就了農業在本質上的變化,這個是三本書中都有提到的。

我想另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成長率』和『需要』之間的關係。『成長率』基本上來說並不是件壞事,某種程度上它帶來的是正面的效果;比方一家公司因為成長而為員工加薪,員工得以每個月帶家人出去大塊朵頤…這是好事。但如果加薪的背後是工作的超時和體力的損耗,那麼這個成長率到底要算是正成長還是持平或其實是虧損?而同樣問題當然可能出現在生活中每一處,有時就是成為零和的賽局,一切總是要在多年之後方才能見真章。雖然今年因為工作的關係,上了一整年的數學課,但一直到現在對我來說,數字只是呈現在一段時間內的結果;面對數字除了分析背後生成的原因之外,我覺得也需要想像力去思考人們的行為如何影響數字的變化和產出;至少對我來說,經濟學是人們經過思考後的選擇,換句話說,是屬於人類行為模式的一門學科,數字可以表現結論,卻無法描述樣貌。就像書中提到孟加拉的有機農業,表面上看不到經濟成長率,但事實上他們或許在多年之後就可以看到他們的比起美國人來得更健康,其生產技術也可以外移;這一切都是未竟之天。

若是這樣的思考,那我們所追求的『成長率』到底是什麼?這倒讓我疑惑了。『成長』應該是要帶給人們更好的生活,但是我們到底懂不懂得什麼叫生活?(我也不覺得漫無目地就稱之為懂得生活…)或是經濟學所要表達與呈現的究竟是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