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認真收集起清張爺爺舊作後,除了舊書店之外,便是在各大拍賣網站上找尋二手書店也不一定會有的好東西。但說認真也不算太認真,通常都是買到的書先讀完後,才會再進行下一次的尋書和購買;偶爾也會錯過好版本,但上週末在家竟然讓我看到有個不肖兒女在拍賣老媽媽的舊書─定睛一看:志文版《青春的徬徨》譯者『鍾肇政』?一看標價『40大洋』?這可是號稱沒有絕版,但我在店裡已經訂了好幾個月沒見到影的珍品,也沒有多問便直接標下。書一到手,也難怪賣這麼便宜,書封還好,但書頁上已經長了一層薄薄的霉;用細砂紙先將發霉的地方做一下清理,再動手先做個簡單的書衣;看來明天得去買個小一號的書套來給這本書才好。
一直在鬼叫著找不到好譯本的我,讀完後不得不說果然薑是老得辣;這個譯本的精彩程度大概是我自己找書的過程中得到最好的譯本了。
歐美與日本皆不乏短篇推理小說,不過對我來說似乎還是日系較對我脾胃。不可否認那或許是受『火曜推理劇場』所影響, 嚴格說來應該就是因為這樣,造成我後來偏愛日系推理的原因之一。當然現在也有CSI,而且因為是科學辦案,合理性來得更高;但我想兩者最大的不同便是在『動機』的描寫,犯案的動機對我來說比解謎更加迷人,因為有了動機,一切行為才會產生;而人性的脆弱總在發生的那刻一覽無遺。這或許也是我喜愛爺爺的主因,爺爺筆下的人生就如現實世界一般,每個人都走在鋼索上頭,一不小心便掉下了。如果有一個機會可以改變人生或是獲得答案,你又願意花費多大的代價?
這是我在讀這本書時對我自己提出最大的疑問。
我想就從《空白的愛》和《波の塔》這兩個不倫的故事一起看起。同樣都不得善終。《波の塔》描寫得最好的是男人的妒意,那是一種我無法想像的感覺;並不是說我不會嫉妒,而是我無法想像那樣的扭曲最終走到了玉石俱焚的路上;也不是沒有看過類似的劇碼,但我一直以為這樣的執念是發生在女人身上而非男人。而《空白的愛》就是一整個尷尬的發現了,尷尬的不只是在丈夫死後一年發現了外遇,而是同樣的劇碼原來自己也正在演出;世上還也比這更荒謬的事了嗎?而荒謬的事這樣的事情原來也不是小說而已,往往是現實人生中一再重現的戲碼。看了幾位網友的書評,大家似乎對這本小說都沒有太大的感覺,但我卻在讀完之後有點無力,說不上那感覺;平淡卻又真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