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9日 星期日

盤根錯節的《熱之絹》

拖拉了兩三個星期終於把清張爺爺的《熱之絹》讀完了,也開始繼續添購清張爺爺的舊作。會拖這麼長的原因不外乎忙碌與疲憊,但更大的原因還是卡在翻譯問題。也不能說翻譯有問題還是怎麼的,比較大的原因是在於不順暢,而不順暢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不熟悉越戰那段近代史,另一個則是因為這部作品其實就如譯者所說,是連載小說,贅述的部份其實不算少,這個部份多少會拖延。

不過靜下心來看整部小說,其實不難發現爺爺在晚年的野心。這部小說是爺爺晚期的作品,是根據1967年的真實案件所改編的,整部小說成書是在1985年由講談社出版;案子已經過了快二十年,當時在連載時應該耗費許多心力在考究案子的舊資料。而根據遠景版《霧之旗》中沈 西城先生與清張爺爺的對話內容看來,其中清張爺爺應該是有考慮以香港做為背景,但在書中並沒有什麼香港的場景出現。但針對馬來西亞、泰北與柬埔寨多所描繪,劇情的張力某種程度上比不上80年同期的《湖底の光芒 》及再早一點點的《黑革記事本》,但這樣的比評並不太公平。首先湖底の光芒 》與《黑革記事本》的背景設地都是在日本,風土與取材的難度較《熱之絹》來得低;其次則是因為《熱之絹》必須要處理更多文化衝擊面,看習慣了戲劇化的作品,這部顯然節奏上與佈局上就較慢了些。

原以為小說中又要出現間諜之類的陰謀論,但沒想到越往後看才發現人性中的貪婪與怯懦才是精彩之處。(不過這個梗也埋得太深了,埋了快四百頁...)書名與情節老實說沒有太大的正相關,但爺爺巧妙地運用和服在當代遇到的創新問題做為引子,也不難看出和服在現代日本社會面臨到的問題:流行性與價格。每回去日本都有種衝動想買和服回家,但隨便一件都要我一年以上的年薪;當然也可以退而求其次買浴衣回家,但感覺似乎又少了些什麼;其次也沒有機會穿上。這個問題其實某種程度上和旗袍的尷尬有點像;和服的設計師畢竟與時裝設計師有程度上的差異,要在已經有歷史的服裝上做手腳其實困難度與接受度都要高上時裝許多。在那樣的情境下,山形的戲份雖然不重,卻能夠巧妙地將每條線索串在一起,讓故事有合理的解釋;唯一讓我不解的就是他與上澤之間的戀情究竟是如何展開的?但那已經不重要了,畢竟這部小說的情節已經夠龐雜了,再把這些小情小愛或是一些關係間的枝節放進去,只怕到最後讀者會越讀越迷糊。

連續兩部都讀了長篇小說,最近入手的是短篇的《影之車》和《青春的徬惶》,突然覺得當時野心太大,即便可以在拍賣網站上買到這些絕版書,但真要花費精神去做版本的比較與閱讀卻又是大工程。決定要用下週的休假來去光華找《夜光的階梯》,看看藤木直人和清張爺爺之間有沒有什麼火花出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