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應該是為了電影而生的《旅行者》

我所聽過最大的恭維是在數週前在茶水間閒聊時HM說的一句話:『妳很能把故事說得很有畫面感呢!』一時間都可以感覺得臉頰有多麼灼熱。但我情願相信是故事本身帶給人畫面,而不是我。關於畫面,我常覺得是類型小說的特色;當然有很大的可能性是因為電影工業發達,許多小說是為了電影而寫作,讀完了《旅行者》,我更是相信這點。

那天聽完了《The Traveler》和內容無關的傳奇故事,心裡不由得有些os:『達文西密碼的編輯發現的作者?不會又想來搞聖杯薔薇十字那套吧?』、『作者身份從未曝光?誰知道是不是又是一種行銷噱頭?』但對我來說好奇的倒不是作者本身的傳奇,而是這本書究竟和這幾年的類型小說題裁有什麼樣的不同?趁著週末享受早午餐的同時一口氣將書稿讀完。心想這本書必定會有續集出現,查了一下Amazon果然不錯,順利的話應該要有四部的產生,但以作者的寫作速度看來,兩年才能完成一部,整個故事寫完說不定要到2012(這個數字最近很敏感。)

如果就情節來說,這部小說的節奏無疑是快的。如果就經驗來說,成書應該約在320350頁間,僅需要三、四個小時即可讀完。而就類型來說,在美國的分類是分做Fantasy,而有趣的是在『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中的清單竟有Steig Larsson!去年Larsson的小說首次被引進國內引起了很多讀者的興趣與迴響,包括我自己在內也都在等著《玩火的女孩》的出現。但LarssonHawks的連結?莫非是暴力系女主角??當然這是自己心裡無厘頭的想法,不值一提;。但如果就我自己的分類來說,《龍紋身的女孩》是推理小說,而《旅行者》應該是科幻愛情小說。大體上有看過『駭客任務2』的觀眾們大概就能體會何謂科幻愛情吧。

其實這部小說要破梗還蠻容易的,如果就電影元素來說,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的除了『駭客任務2』之外就是『X戰警2』了,有談到力量、愛情、超能力和至親的背叛;大體來說美國這兩年賣座的科幻片也都離不開這些元素。就連『蝙蝠俠:黑暗騎士』也是多重元素的fusion。在書中一連串冒險的過程中,無時無刻都會讓我有身在電影院中看動作片的感覺,重型機車的速度感,在不同界域中的穿梭,當加百列成功地將水滴劈成兩半的那一刻,我不得不說,這部小說如果沒有拍成大成本的動作片實在太可惜。若不把他當做電影看,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出作者的烏托邦想像。隱私權和國家安全已經是太老梗的議題了,但是當有一天在你去超市購買不一樣的東西時,你可願意回到家中對著電腦逐一解釋你的嘗鮮理由?甚至只是多買了保險套或是尿片之類的東西?聽起來很不舒服,但不代表不會發生。還有什麼比人們自己製造的地獄更為恐怖的?

首部曲很快就結束了,週一上班應該要問一下是否四部曲都會簽下版權;嚴格說來,我對於整個故事的好奇心大於喜愛,或者說,我是為了想像的刺激而期待。我會說故事嗎?我不確定;但我確定的是我腦子中的確很容易把故事給影像化,對決才正要開始,我期待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