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

並非玩家外包的年代

約兩年多前在朋友的邀約下註冊了Facebook帳號,真正開始很兇狠地玩起來是一年多前的事。我不是一個很有耐心的人,開心農場算是我第一次玩線上遊戲,後來也玩了些心測app,但Facebook在我生活中最重要的功能卻再也不是這些遊戲,而是朋友的動態與我在上面訂的一兩百種不同的新聞與訊息;小至特賣、團購與惡搞,大到國內外雜誌與各種各樣新鮮有趣的社團…以致於我每日大約要花一兩個小時的時間在那上面看新聞、回留言...等。

我對於SNS的使用當然不能算專家,但因為自己是個重度使用者與工作所需,這半年來我一直在思考幾個問題,「社群是什麼?」、「經營Facebook就算是經營社群嗎?」、「一家公司為了什麼要經營社群?如果沒有社群,這家公司就一定落伍嗎?」當然社群與商務之間的關係到目前為止沒有真正完全找到一個絕對值的答案,但大原則上大家也都同意幾件事:「經營社群能夠更貼近顧客與使用者。」、「公關危機發生時社群的力量若不是助品牌一臂之力,便是燎原的烈火。」、「也許可以提高顧客的忠誠度。」我們之所以無法忽視社群的力量,是因為那背後除了是龐大的使用者之外,更是創新的來源;而前提是:「為什麼我們要花時間經營社群?」當然,這個問題也可以反過來問自己:「我幹嘛要看這家公司的訊息?」或者也可能是:「我幹嘛要做這件事?」不管是比賽啦、試吃、試閱或甚至試睡,身為使用者或是顧客的我們當然都不是白幹這些事。有時是為了實質報酬,有時純粹是享受分享加上練肖話的樂趣(比方本人三不五時就會PO出來的胖咪動態或是各種各樣阿里不達的新聞或影片。)當然還有更多因素是更深層的,比方榮譽感,正義感又或者可能是偷窺欲。也正因為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待填滿的洞,所以需求不斷地被創造,各種商品也因應而生(服務當然也是一種商品。)

但這真的是個什麼都可以被「玩家」外包的年代嗎?這是我剛開始讀《玩家外包》的年代所冒出的第一個疑問。我當然不是不知道InnoCentive這個網站對於當代應用科學影響有多大(因為P&G的關係讓它聲名大噪也是不爭的事實,我則是在前幾年讀了《維基經濟學》才知道它的。)或者說我們也都知道有些部落客是用類似的模式在維生(廣告文、代言文、試吃試用文…種種不一而足。)卻不代表這些部落客的意見就是真正的集體意見;相對的,他們的意見是一種參考值,每一派的說法都有各自一派的信眾,並不能代表市場整體樣貌。這是我第一個感到懷疑的,如果什麼都可以被外包,那麼我們的社會運作會變成什麼?當然也許有這樣的可能性,但,那又必須再回到一個更根本性的問題:「使用者最終的需求真能夠完全在網路上獲得滿足嗎?」這或許是我掛在心上一直無法解的疑問。

儘管我是一個網路的重度使用者,但當自己同時也是一個工作者的時候,我對於所謂的資訊一直抱有存疑的態度(好吧,你也可以叫它機車或批判。)網路畢竟是個入手很容易的媒體,只要電腦能夠連上網,原則上你就可以選擇一些免費軟體發表內容;加以轉貼轉載,或是進階點,可能你還懂得修片或剪輯,原則上每個使用者就是一個頻道;在這樣的狀況下,在地化與分眾也就勢不可擋(團購就是好例。)但當發聲的總是某些人時,就不能不說很多時候是拿人手短,而不是真正有用的資訊。(而很不幸的是許多廠商仍以為這是一種可行的行銷手法,事實是它雖然有效,但效益並不能持續太久,除非能夠品牌與顧客產生真正的關係與連結。)也就是說作者所引述的百分之九十的資訊都是渣滓,其實很不幸的,是個事實。這個年代並不是玩家外包的年代,但很有可能是玩家主導生產的年代。

整本書的重點其實完全落在最後一章(這個行銷策略不錯,前面講了兩百多頁其實全是引言和導讀。)所提出的case study老實說也有點過時(Myspace都已經被Facebook給打趴成這樣了。)但總覺得這本書一直在逃避一個更重要的問題,也或者是說我認為作者在逃避的問題。「社群是什麼?」、「社群是為了什麼而存在?」

也或者這是一個社會學的問題;多數人不能夠脫離他人獨自存活,不管你喜歡或是不喜歡,總是在無意間就會組起來;當然可能大也可能小。可能發生在學校或社區,也可能在網際網路上。你我都知道要找到對的Target、要用對的方法去經營、要能夠把社群當成自己人…但是否在這之前我們還是回過頭來思考更基本,卻也更難以回答的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