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9日 星期日

問題真的不出在文本,而是經濟。

碰書碰了這麼多年,從兒時的純屬興趣,到現在是靠書吃飯,以前覺得書好看這件事應該是要天經地義的,當然一本書好看或不好看純屬主觀認定;小學嚴重迷戀亞森羅蘋的結果就是長大後看純愛小說會睡著,後來迷上金庸與歷史之後,口味便越吃越重。以前不覺得自己會做書,長大之後才發現做書這件事絕對不是小時候想像的那樣理所當然,很多時候問題不出在文本本身,而是一開始的定位與包裝就定了一本書的生死。最近遇到了一本自己很喜歡的書就面臨了這個尷尬。

第一次看到《紐約公寓》是在約半個月前,當時看到封面以為是一本推理小說,心想,嗯,今天要開會沒時間看,下回再來看好了。等到真的想到時已經過了半個月,而且真的看到文案(第一個失敗,文案要拿起來才看得到,完全就是淹沒在書海裡。)才發現這是一本溫暖的療癒之作(失敗之二,封面竟然人聯想到謀殺小說,而且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這樣認為。),內容非常好讀、平順,故事情節一點都不比《在一起,就好》遜色,相反地,它讓我讀完中文後還有衝動想要買原文重讀;算得上是今年度遇到很不錯的小說。但是…我終究還是說服不了我自己買這本書,這本書總共353頁,要價350大洋;買書的錢向來我是不太省的,但是我不得不問一個很嚴苛的問題,同等級的小說,它真的值350大洋嗎?

我們不妨回頭看一下幾本書:(這邊的價格全都是定價)

事發的19分鐘:576頁,350大洋(這本是本人認為所有大人都應該看的書。)
姐妹:544頁,360大洋(本人今年度讀過最好看的小說。)
在一起,就好:512頁,360大洋(本人苦等兩年,最喜歡的小說之一!)

再貴一點好了:

我想念我自己:304頁,330大洋(裡頭還有專業的阿茲海默症的相關註解!)

我當然知道定價不是單一面向的問題,但就整體內容與定價這件事來說,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真的是賣貴了。

這本書的文本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做為一位讀者我還是必須要強調文本本身的價值;一位英國作家描寫的紐約生活如此動人,加上每一個角色都是那樣的具有人性與血肉,可以說完全沒有進入門檻的問題。裡頭每一個人遇到的課題都很有可能是我們自身的課題,比方寂寞,比方恐懼,比方完美;我們都清楚人生沒有什麼完美的事,完美的人生一旦遭到破壞時,破壞力往往比被核彈炸過還驚人。這或許也是我之所以喜歡這部小說的主因。人生總是有許多課題等著我們,每件事都有正負兩面,也只有經歷過才能感受真正的美好。但是…還是回到定價本身,我們捫心自問,是否願意花350大洋去購買一本這樣的小說。對我來說,答案是否定的。

老實說,目前書市的定價很多時候是抬高售價候再去做折扣,但再怎麼不濟,也不會定出一個和同等級書比較起來稍貴的小說;一般來說所謂同等級的基準除了文本本身的前置費用(如預付版稅、翻譯…)、頁數、首刷數…之外,做為通路最關切的當然還是客單價與冊單價的問題,這代表著一個客人願意花多少錢在一家店裡,及是否願意花這樣的價格買這樣一本小說?這也是我不得不對這本書的定價策略提出的質疑;另一方面質疑的也當然是回歸到商品價值是否能用價格衡量這個問題。我很清楚知道這無解。

在每一位編輯與作者心中,自己的作品都是無價的;但是既然是要進入消費市場,它必然就會有一個價碼產生,而那個價碼怎麼定是門藝術,至少是要雙方你情我願,而不是越低越好或是高不可攀。就一個很現實的數字進行分析吧。

從主計處這邊的資料看來,99年平均每人GNP 1萬8,565美元,98年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平均數為88.8萬元,較97年減2.9%,剔除戶數增加及戶量下降因素,平均每人可支配所得26.6萬元。但是!WPI上漲5.64%,明年續漲2.87%;CPI方面,食品價格較往年平穩,預測溫和上升1.23%,明年續升1.43%。(整段長得不像話,有興趣的請自己上主計處看。),可支配所得年增率-2.6%。意思就是指,真正能拿出來的錢說不定不會比十年錢多,搞不好更窮。在這樣的狀況下,我們老在罵政府官員不之民間疾苦;這本書的定價莫不是犯了同樣問題?

知識本身當然不能夠用價格計算,但是當知識的取得門檻變高的時候,會不會在某種程度上造成消費者的卻步?當然整體環境更大的問題是出在所得結構,但做為一位短期內無法解決所得問題的讀者(我是說我。)也許就選擇了不買。問題真的不出在文本,而是經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