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追垃圾車和基礎建設

在學生時期從來沒有想過出了社會最大的困擾之一就是趕垃圾車;雖然現在家裡的人口少了,但垃圾永遠是會被產出的,總也是要想辦法清理。大約也是唸書時就已經被家裡訓練了分擔家務的習慣,該清的就是要清,該你做的就是你得想辦法,基本上除了趕垃圾車這事會讓我忍不住想抱怨,大體來說總也是習慣了。從沒想過在這些操持中要學會什麼,或者是長輩在教導什麼?直到今天在噗浪上看到了網友針對近日的陳銳事件所寫的文章,我才驚覺很多做為一個人的『基礎建設』原來才是大問題,而那個問題不只是體制內的,更多的是如何型塑與養成的。

昨天看著蘋果日報寫的一些關於陳凱倫為了孩子又是捐錢消業、又是曾把孩子弄到上海讀國際學校...一直到今天則是身為父親的他聲淚俱下地為孩子背書,責怪自己陪孩子的時間不夠...老實說,孩子已經都做錯了,而且事前並不是沒有任何一點預兆可言;發生了事情不是靠事後的賠罪就能解決的,而是更要思考的是這個孩子在這中間學到了什麼?在這之後父母親是否仍舊無怨無悔地愛著這個孩子?我一直在想著這個問題。

陳銳有追過垃圾車嗎?我很好奇...

我的意思並不是追垃圾車或是打掃是多麼了不起的一件事,但在打理這些事的過程中總必然會有些發現,比方因為垃圾袋真的很貴,為了不多花錢,資源回收一定要做得更好。或者是家裡可能就那幾口人,家務必定是要經過分配與協調,最後彼此妥協(在本人家裡是我娘說了算...那又是後話了...)那些過程都是一段又一段的小小練習,練習把自己照顧好,練習有小小的責任感,練習如何協調與分配(雖然我家還是我娘說了算...)。分配與實做的過程都是彼此底限試探的過程,即使是一家人也都有彼此的線,有的能踩,有的不行。但總歸都是練習,孩子真的不可能永遠都是天使,有一天他會需要自己的空間,會離家...做為父母或是長輩能夠給予的不只是資源,而是做為一個人,所有的言行舉止和對人事物的基本尊重;一個孩子能成為一位王子或是一位大哥,最終都是出自於他自由意志的選擇;一個孩子最後會長成什麼樣子,不是有形的物質或是被送到哪個學校這麼簡單;如果做為長輩,不管是父母或是老師,若真的以為所有一切都能用可量化的東西做為標準或給予,那麼孩子的價值觀是不是就這樣被『正常』地『被量化』了?老實說我不是那麼確定自己這樣的一廂情願是不是正確的,但經過了幾個月的研究過程中,我真心懷疑起自己是否有資格做為一個母親?

又是個追垃圾車的晚上,沒有看到幾個孩子出來幫爸媽倒垃圾的;這麼體諒孩子究竟是不是好事?老實說這個問題我沒有辦法定論或回答。老實說,既然我們都不完美,那麼為什麼我們會希望孩子或是另一半完美?這真是一件弔詭的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