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4日 星期一

問題是出在努力還是為了炫耀努力?|《失控的努力文化》

我們這一代應該多少都有同樣的成長經驗,比方說用課餘時去打工賺零用錢,或者是童年時和長輩一起做家庭代工補貼家用(唔,這好像暴露我的年齡了。),工作對我們而言並不是什麼陌生的事情或者概念,甚至我們很早就知道,我們工作所得到的報酬,能夠讓我們去換取一些什麼,不管是摩托車(現在回頭看,其實根本和方便出行無關,被羨慕的虛榮心才是關鍵吧!)、CD(又是個在時代洪流下被淘汰的東西,但和我同年的人誰沒拿過打工錢去買幾張自己想要的CD的?)……等。我們藉由體力與智力的付出,收穫物質上的回報,是最初我們之所以工作的原因。


然而,離開校園後,工作似乎變得不只是為了換去物質回報,還包含了因任職公司或者機關所帶來的社會地位與身份認同、薪資與付出間的對價關係的合理性評估、人際關係的變化……等。我們被要求在工作上全心全力付出(可能是公司體制,也可能是自我要求),常常我們在下班後也思考著工作(甚至帶入夢境),甚至我們與人聯繫的話題或者生活圈都圍著工作展開,很多年前讀過一本書叫做《我們嫁給了工作?》事實上,我們很少反思所謂的努力工作這件事情究竟是我們真的熱愛這個行業?還是我們享受工作身份所為我們帶來的光環?又或者是,我們真的需要投入極大的努力才能夠獲得我們所需要的收入?(又是個老話題,需要和想要是兩個概念)年輕的時候,我甚少思考這些事情,工作對我而言其實是種享受。我也可以算是個幸運兒,進入了一家很好的公司,和一群超級棒的同事們工作,並有幸接受或者參與了許許多多對我能力有所提升的培訓或者職務調動,雖然過程中有些問題(多數是我個人的問題),但從來不覺得自己過份努力,現在想想青春與熱情真的是無敵的。然而隨著年紀越長,接觸的人與事情越多,加上這幾年的疫情經歷,我開始反思自己生命的重要性排序,也不再只讀某一類的書。


讀《失控的努力文化》時,我不能說我完全贊成作者的觀點,倒不是說她的舉證不足夠充份或者是文字不好什麼的,而是美國與亞洲其實從社會環境上就有落差,相關的政治機制與系統也有因此有許多不同點,有些事情當然是共通性的問題與現象,例如對於效率與產出的追求與被污染的時間,但加班文化在亞洲(尤其是日本)顯然是更複雜的問題,另一個則是高齡化與高物價帶來的經濟壓力已經存在,並不是所有的中、高齡工作者手上都有足以支撐20年沒有收入的資金或者資產,生活重心當然是一件事情,但令人困窘的是如果沒有持續性的收入,實際上要如期退休並不容易。我相信同樣的問題歐美都在面對,但作者顯然在這件事情上有點輕描淡寫之嫌,這是我之所以無法完全贊同作者觀點的原因。


對於數位工具是否是造成被污染的時間,我和作者其實有相同的看法:工具本身並沒有問題,真正的問題是被濫用了。我們多數人高估了自己的「多工」能力,卻嚴重低估了任務切換時的時間成本;人類的專注力其實是有限的,真正投入做一件事情所要投入的時間其實比我們所知道的要長很多。我常常看著所謂的「超快速」、「超簡單」、「超有效」……這種書或者工具性的文章,我都會有點懷疑其真實性。比方說,MECE原則(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算是最常聽到、也夠簡單的思考或者說決策原則,它真正考驗到的不僅是歸納和分析技巧,還包含了對事物的洞悉與理解––換句話說就是結論簡單,但實際上過程很困難。偏偏就是有人會把MECE歸類為超簡單、超快速的解決問題思考術,我不禁想問:「能學會並把MECE用得很好是真的有那麼簡單嗎?」。另一個是帶著筆電進會議室開會的這件事情,其實也並不是真的那麼有效率,包含帶著手機進會議室開會其實也一樣;摸著良心說,誰沒幾次在會議過程中回覆與會議無關的訊息的經驗?誰又沒幾次在和家人朋友吃飯聚會時同時回應工作訊息的經驗?


我們暫且放下尊不尊重或者愉不愉快這些議題,先來問一下自己,為什麼會選擇讓我們的時間被污染?我們究竟害怕的是失去在工作或生活中被看到的機會?還是真心希望能夠創造更多人與人的連結?我們是否願意對自己的選擇負責?要知道,生命中有許多事情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就算不選擇其實也是一種選擇。


工作和生活並不是那麼容易被一刀切開的,在誠品工作的十幾年經驗中,讓我相信真的有樂在工作這回事。我同時也相信工作帶來了壓力與痛苦。一個人只有真正在乎一件事情的時候才會有情緒和感受,喜歡自己的工作並沒有錯,熱愛生活本身也是正確的,努力並沒有什麼不好,但不能夠用努力來道德綁架任何人。每一個人的職場生活往往比校園生活來得更長,複雜度也可能更高(不管是具體的工作內容或者是抽象的人際關係),選擇努力工作不應該是為了炫耀或者攀比,就好像選擇努力把日子過精彩也不應該是為了能在社群網路上引起共鳴是一樣的道理。我們一樣可以選擇努力,但一定不是為了努力而努力。


2022年3月20日 星期日

像火箭科學家一樣思考

其實這本書我拖得有點久才讀,原因無他,真是因為前兩年考CPSM讀太多工具書,讓我大概有兩年時間對於所謂的「策略思考與選擇」這類相關工具書敬謝不敏。倒也不是說這兩年沒有讀商業書,好歹最近讀完的還是卡尼曼的《噪音》,Netflix那本組織管理書也是在近期計畫內要讀完的。另一方面則也是因為近期有比較多工作上的事情讓我思考自己的盲點,我知道自己需要換個方式想清楚,不管是對於行業本質、業務模式與我自己的職涯規劃都是。


成為一家公司的BP、品牌用戶中心負責人對我來說可以說是意外,但回顧整個職涯也似乎順理成章,就好像作者訪問一位太空人所得到的回應一樣:「宇航員是吃苦耐勞之人,而不是太空冒險家,他們不以太空飛行為生,而是畢生都在訓練和為太空飛行做準備。」從進書店開始,每天的搬書、每週的訂書,到後來的領導團隊、做行銷案,到需要開始做各種各樣的預算、計劃……一路上就是基於原本的東西一路墊高,加大難度,薪資與位置則是跟著工作內容的難度有了比較大的調整,某種程度上,開書店、拍電影、經營一家公司和發射火箭到太空都需要遵循類似的原則,需要經歷過訓練、找到解決方案,組合出整個東西(比方火箭)後還不見得能用(因為可能會爆炸)。有足夠的準備不代表能夠把一件事情做好,但沒有體系性的專業知識與持續的嘗試、調整,絕對會出錯。運氣這件事情很玄,上太空這件事情原來也需要運氣,火箭可能發射成功了,但到了火星上才是第一步,後續能否找到生物或者文明、又或者是能否找到適宜人類居住的地方,才是太空探索的真正目標。


作者本身的經歷其實是美國夢的實現版,他出身於土耳其的普通家庭,小時候也經歷過電壓不穩的狀況導致無法好好唸書寫作業,在學校又不是很有意願服從強制性的學習體制,這類的人其實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少,但他透過寫程式、努力唸書,拿到了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船票」,改變了他的生命軌跡。原本唸理工到後來選擇進入法學院、從事了法務工作兩年後進入學術界,並做了自己的新聞網站––“Weekly Contrarian”和Podcast––《著名失敗案例》。他並沒有在書中著墨太多學習的刻苦與努力,如果沒有過類似經驗的讀者在讀這本書時,可能不太好抓到他其中的一些概念––作者所提到的知識可不僅僅是物理學或者教科書上的案例,更有許多是基於現實生活中實操出來的東西。


作者在書中用說人話的方式,以三階段、九大原則帶領讀者進入他的火箭科學家流思考模式,除了過程外,有兩個關鍵點是我自己在這兩年工作中體會最深的,戰術與戰略需要分清楚,及不要忽略運氣在一件事情的成功中所佔的比例。成功往往是少數,一件事情沒有準備好是絕對不可能成功的,但一件事情之所以能成功,我們不能假裝運氣不重要,再好的大廚遇到斷電時一樣沒轍,又不是說每個人都有Gordon Ramsay那種蒙上眼還能把一隻雞好好剁成八塊的本領,而且就算是Gordon遇到了斷電也還是得想法子找到解決方案讓損失降到最低的。當斷不斷,反受其亂,這是在第三階段時作者有提到的關鍵點之一,我認為這也是在企業經營中很重要的關鍵點,人也好、既有業務或者既有店都是如此。


至於戰術和戰略需要清楚分開,則是最多管理者會混淆,甚至是企業創辦人或者是領導者會出現的問題,有的時候,這兩種可能不那麼容易分清楚,更常見的事情是,把工具、戰術和戰略混為一談,這件事情在前年疫情到近期是最常發生的,包含我之前服務的公司也出現了同樣的狀況,如果在這樣的狀態下還伴隨著辦公室政治中最醜惡的各種行為,那麼就真的是離死不遠了,可最有趣的事情是,多數人都知道這樣的狀況是不可取,也不應該發生的,但實際上就如作者提到的:「在火箭科學領域中,還有另一個系統需要在起飛前進行測試,這個系統遠比航天器本身更不可預測—它會恐慌,它會忘記事情,往往會撞上對其他物體或不小心錯按了控制台上的按鈕。它可能屈服於憤怒,患感冒,或放下重要工作去欣賞宇宙的風景。當然,我說的就是操控航天器的人類。」說到底,人才是最不可控的變因,任何組織,甚至包含NASA都不例外。


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收穫其實並不僅是在思考的面向上的提醒與調整,更個人一點的是對於太空人乃至NASA的工作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作為一個數學渣,我很清楚知道這輩子是沒機會從事和科學相關的工作,雖然本人考過了CPSM也不代表我真的做製造業的採購,我總覺得多知道一些新鮮事情是很有意思的,不一定舒服、不一定看得懂,但就是好玩。一個人的人生不僅只是工作,又或者是說,位置與薪資其實和業績是一樣的道理,你付出多少,一般來說大概就會收穫多少,這裡說的付出不僅是工時,還有其他,每個人的生命也有其重要性排序,就如作者大可進入企業界,但他選擇了學術界一樣。這世界上沒有絕對客觀的事情,我們能做的是盡可能地注意輸入,盡可能地做好各種準備,躺平是一種選擇,但我想,一處躺平,自然有另一處值得我們付出努力。


2022年3月6日 星期日

關於婦女節的一些思考|我讀伊娃.易洛斯

不知道從何時開始,婦女節成了另一個購物節慶。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女性對零售消費市場的重要性與其帶動創新的能力,另一個則是目前多數女性仍然承擔「照護者」的角色,對於一家子的日常吃穿有相對較高的消費決策權,也因此許多品牌商與商家都會將更關心女性消費者的動向。


回顧近百年歷史,從二戰至今,女性的經濟收入的確有飛躍式的成長,至少在全球的已開發國家是如此,近五十年來,台灣乃至內地一、二線城市也不例外,為數不少的女性能夠接受到很好的教育,有獨立的收入,甚至可以因為專業能力而成為某個行業中的代表人物……,然而,無可否認的是,在亞洲,至少是在華人地區,衡量一位女性成功與否的標準,往往還有「婚姻」,儘管在部份城市,婚姻狀況已經不再是被雇主關注的議題,但總也避不掉在各種場合中公開或者私下的議論––可能是三姑六婆的、也可能就是同儕或部屬間的不滿……等。婚戀,看似很個人,實際上卻是公開甚至可以說是很政治性的議題,甚至可以說,驅動了「婚戀成就」作為行銷包裝的各種產業,包含但不限定於影劇與流行音樂的傳播(愛情喜劇基本上就是票房保證,霸道總裁受眾也從來沒少過)、交友網站或者軟體(早年的愛情公寓到現在的Tinder……)、化妝品與保養品(前男友面膜怎麼回事?!)、各種心理自助書籍與課程……等。這些出現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切,其實我一直不太確定能不能算是「正常」的,一如我其實有點懷疑面對婚戀一事,我們到底是不是真的有選擇的自由一樣。我本想著能在社會學家伊娃.易洛斯的《為什麼不愛了》中找到答案,但實際上,重讀了兩次後,我並沒有找到答案,但我大概明白了這件事情為什麼變成這樣。


作為讀者,我覺得這個書名並不好,英文書名是”End of love: A sociology of negative relations”,直接翻譯其實就是《愛情的終結》(《愛情的盡頭》與本書主題不符),如果不是因為這本書被分在社科,且副標上寫明:「更多自由卻更少承諾,社會學家的消極關係報告」我基本上也是不會去翻,因為這書名真的很兩性關係,這種風格的書名對我來說向來是敬謝不敏的。


易洛斯是個很聰明的學者,她用消費主義切入當代的婚戀,有部份訪談的內容及所提及的相關行為雖然說對兩岸華人來說,不能算是很「正常」,但有蠻多地方是卻是我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溫州這一年多的生活經歷,心裡卻一直在質疑的。


從我們比較熟知的傳統來說,婚姻的真正目的是為了共組家庭,就算我們不是社會學家,也多少都會知道家庭是最小單元的社會,可以每一個人生命過程中提供各種各樣的支持,戀愛對於這個目的來說,其實可以說是個可長可短的過程,童話故事與愛情喜劇很少會去探討婚後三、五甚至五十年間會經歷過的各種事情。儘管現實生活中,婚姻的目的依然是為了共組家庭,但實際上,找誰共組家庭已經成為一種選項而非目的,當婚姻不再是關鍵的時候,其實戀愛可能就是個目的,甚至可能只是消遣,畢竟退出戀愛關係要比退出婚姻關係簡單多了,雖然說,現在要退出婚姻關係也沒有古時候那麼困難就是了。


戀愛的確是兩個人的事情,而且是兩個「個人」的事情,正常流程上來說,大概就是認識→熟悉→觀察→告白→確認關係,但由於兩個人的最終目標不一樣,中間可能就會有一堆狀況發生,最終產生的結果有四種:分開、無法律的關係持續、進入婚姻、進入婚姻後離婚,相較於傳統來說,選擇變多了,但這意味著不確定性變高了。當然如果每個人都「成熟」到能夠承擔結果的話,其實就比較沒有差,但實際上當每個人都會計算得失、思考風險的時候,任何一段關係就變得更脆弱,也更不可控,這也讓選擇不進入一段關係,也成為了主流選項之一。儘管選項變得如此之多,但女性並未從中獲得更多的自由,相反地,我看到的是更多的思考勒索或者綁架行為的發生。


作為有獨立收入且還算有思考能力的主體來說,我清楚看到多數的婚戀消費仍是以男性視角與其需求為出發,許多婚戀網站對男性顧客的坑殺行為,說穿了也還是為了解決男性在婚戀上的生理或者心理需求––我將傳宗接代或者性行為視為生理需求,將可以用來炫耀的對象作為心理需求。而同樣的需求雖然也發生在女性身上,可以說,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身體價值已經成為驅動消費市場成長的關鍵點。人們的儀表消費有為數不少的狀況是為了墊高其身體價值而進行了各種不同的消費行為,包含化妝品、衣飾的添購、醫美……等,人們在身體甚至智識上的投資更高,某種情況下助長了自戀,換句話說,所謂的純愛在這個時代是否真正存在,其實我打很大的問號。易洛斯引用了《格雷的五十道陰影》、《慾望城市》……等戲劇或者小說闡明了許多女性受制於期待、在關係中的缺乏主控權的普世現象,男性女性的身體慾望在當代更加容易被滿足,但長久的關係卻變得更艱難了。


書末,易洛斯給予的是期待,期待更多人能理解此一現象,呼籲不要被視覺資本主義綁架,以更加嚴肅的心態與視角看待女權。我能理解她無法提出解決方案的原因,因為這是一個看似日常實則極度複雜的議題,而最難的是,並不是所有人都認為這是一個重要的議題。作為女性,從世俗角度來看,我可以算是在職場上小有成就的成功者,卻是可被作為談資的敗犬。從古至今,對女性的衡量角度從來維度就要比男性複雜許多,這是眾所周知的不平等,卻也是無法被突破的藩籬。有生之年是否能夠看到兩性真正被放在同一維度上進行衡量,我個人也感到悲觀。但我也期待著隨著時代的變遷,每一個人能夠真正意識到「我們首先是個人,我們在做什麼或者做了什麼」比性別、家族背景、學歷……更為重要,我相信,平權的背後,意味著責任,而真正的自由永遠與責任相伴。



2022年2月20日 星期日

隔離生活指南:關於內地入境

不管再怎麼不甘不願,總還是要面對返回辦公所在地工作的現實。薪資待遇問題當然是我離鄉背井的關鍵因素,如果在台北能夠有相同的收入,誰會想離家那麼遠呢?待在家的時間總是不夠長,也好在這次回家拿回了FB帳號,同時也換了一家VPN,希望接下來疫情能夠緩解,讓我們這些在外的游子不再折騰。


其實目前內地入境政策會不斷調整,可能這篇文章發出來後還是會出現變動,但從這次的經驗來說,比前年從成都入境更加不順利,遇到的狀況也不舒服,我想這些不理想的經驗應該是要分享出來,讓需要的人也能預做準備,至少能夠讓隔離過程不要那麼不舒服,因為說真的,這邊也不會管你客訴不客訴、情緒愉不愉快。也希望回台北隔離的每位朋友真的要珍惜台北的隔離環境,對工作人員好一點,說真的,隔離不是度假,出來要吃甚麼都有,就算等不及也可以叫外賣,在內地就不一定能夠叫外賣了。


【關於目的地為上海、浙江、江蘇、安徽入境隔離政策】

1. 酒店入境後統一分發,不需要預定。

2. 總隔離天數原則上21天起跳,核酸檢測次數7次起跳。

目前是上海集中隔離3天+轉移到其他三省的集中隔離酒店11天。出隔離酒店後要看你目的地所在地有沒有居家隔離相關要求。由於我的目的地是浙江,住隔離酒店期間會做4次核酸檢測。離開隔離酒店後需要再進行7天的居家隔離(如果沒有住的地方,就得要再住那邊的隔離酒店了),隔離結束後還有7天的自我健康管理,這7天還要再做2次核酸檢測。


行前準備

48小時內的核酸檢測證明文件,一式二份。

老實說,這個真的有點貴,我找到最便宜的是慈濟醫院,5000元有找,當天晚上6點以後就可以拿證明。特別要留意的是,一定要注意是在起飛時間前的48小時內做,不要為了省點錢,結果反超過有效時間,得不償失。出境登機時,需要給航空公司工作人員核酸檢測報告影本一份,正本據說應該是內地入境時要給這邊的工作人員,但我這邊沒有被收走也是真的。


住宿環境

這是我最想要吐槽的,也是很多台灣朋友踩到的坑。說真的,出差了很多個城市,真是在這次遇到了怪現象。我在上海被分配到的酒店是金山濱海鉑驪酒店,第三天則是被轉移到浙江嘉興海鹽縣嶺南賓館;前者屬度假酒店,房間裡有大落地窗,打開窗簾就能看到(人造)海灘。然而,房間地板鋪著防水布,而且床鋪和浴室都沒清理乾淨,當下差點吐血。嶺南賓館類似快捷酒店,基本上就是樸實無華,房間裡是木頭地板,但一樣在浴室出了狀況,我才第一次準備要進洗手間,就遇上洗手間門把掉了的狀況,如果關門就會把自己反鎖在洗手間裡,雖然說一人一室無所謂,但真的在使用洗手間時還是會覺得很尷尬。相較之下,前年在成都的隔離酒店環境真的好太多了,台北當然就更不用說了。

有圖有真相:上海住宿
有圖有真相:浙江嘉興住宿


餐飲品質

簡單說,不管上海或者浙江的隔離酒店都有菜色油膩的問題,上海又比浙江更油膩。份量大小則是見仁見智,我自己的感覺是過度備餐了。另外,不管上海或者浙江的隔離酒店都不能叫外賣,房裡的飲用水如果喝完,需要另外再加點購買,想吃零食或者是需要衛生紙也是一樣的道理,基本上所有的飯店都是一樣的,這些加點的東西都一定比外面要貴至少20%,住客也沒得選。


新增物料準備

由於分配到的酒店水準很難預測,不管是住宿環境或者是餐點都得看運氣,這次入境前看到了許多在上海工作的台灣朋友踩到的各種坑,因此我另外準備了更多物料,沒想到這些物料真的在這次隔離時全部用上了,簡單說明如下:

1. 睡袋

這真的是救命的傢伙。由於本人是過敏體質,皮膚和鼻子都很容易因為環境問題而產生過敏,包含但不限定於起疹子、脫皮、連續打超過3分鐘以上的噴嚏等等。好朋友為同學因為看到有一位台灣朋友被分配的全季酒店竟然有整間房間充滿粉塵的狀況,通知我要準備睡袋,我也聽話準備好了。果不其然,金山濱海鉑驪酒店房間的床單並沒有清潔乾淨,第二天天亮看到床墊上的污漬,不得不說還好聽了衛同學的話,不然鐵定過敏到爆炸。

2. 不含酒精的器械消毒濕巾、消毒液與檸檬酸

一樣是前人踩過了坑,所以這次我在出發前除了上次帶的清潔用品外,還去超市買了一些不含酒精用的消毒濕巾,妹妹則幫我準備了戴維爵士防護噴液。一樣是進到濱海鉑驪的浴室時,我倒抽了一口氣,立馬用上我的消毒濕巾開始清理地板、蓮蓬頭和洗手台。總之,在上海的第一晚,我的工作其實就是房務人員,折騰了兩三個小時,總算能睡覺了。這些東西到了浙江隔離時一樣用上了。


3. 沖泡類食品與巧克力

我承認我就是個在吃東西上毛很多的人,一方面因為前幾年的免疫系統出了狀況,讓我不得不放棄我熱愛的甲殼貝類等海鮮食物,加上本來我自己就有一堆東西不吃。內地的隔離酒店不一定會像台北的防疫旅館那麼體貼,會問清楚過敏原或者飲食禁忌,所以預先準備總是沒錯的。第一天晚上到酒店時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帶來的沖泡濃湯與巧克力就派上用場了。而且到了浙江隔離,還真的出現了我不吃的東西,所以也算是能夠幫助我把基礎的問題處理掉。


隔離期間的生活節奏掌控其實大同小異,不過因為這邊的餐飲較為油膩,因此除了固定的30分鐘的Pamela外,我從昨天開始實行1014斷食法,確保自己在這段期間除了體能維持之外,也避免身材過度走中(不走中是不可能的,房間就這麼大一點,是能走多少步啊)。這幾天看到新聞,知道下半年可能有機會縮短隔離時間,甚至不需要再隔離了,我其實蠻期待的。當然我更期待的是疫情退散,每一個人都能夠回到正常的生活軌道上,不要再被折騰了。


2022年2月18日 星期五

清潔女工手記

小說之於我們這種普通讀者來說,是在藉由故事進入另一個時空,很難和人解釋「讀這個有什麼用?」;硬要從「實用性」的角度來說,很有可能我們只能說,培養想像力和同理心、CP值最高的休閒活動(從每小時的花費來說,看小說比看電影、探網紅店更便宜)……等。但實際上來說,我們很難量化「幸福」或者「快樂」,這些看是普世性卻又十分個人化的情感體驗。


不管是短篇小說或者長篇小說,其實都是在講述故事,而故事給予我們的衝擊與體驗,往往和字數的長短不一定有正相關,例如芥川龍之介的《地獄變》、張愛玲的《色.戒》或者是莉蒂亞.戴維斯的《幾乎沒有記憶》……等等。有的短篇小說集則是可以將章節重新拆解,作為中篇甚至長篇小說來閱讀,露西亞.柏林的《清潔女工手記》正是這樣的類型。


《清潔女工手記》其實台灣和內地都有出版,分別是聯合文學與新經典出版的。2005年它在美國出版時,露西亞已經過世了十一年之久,但傳奇的褓姆攝影師薇薇安.邁爾不同,薇薇安的作品是從來沒有發表過,但露西亞的作品其實是曾經在197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索爾.貝婁主編的《高貴的野蠻人》雜誌上發表過,她的作品《思鄉》還獲得過美國國家圖書獎,也就是說,在她生前,她在文學界裡還是被看重的,但距離廣為人知仍有一段距離。某種程度上,這可能也與她的生活不安定有關,她有過三段失敗的婚姻,獨力扶養四個孩子,而且還有嚴重的脊椎疾病和酗酒的問題,這些遭遇雖然說滋養了她的寫作,卻也讓她的生活充滿了各種不安定。這部小說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被視為「私小說」,每一篇故事都有她的影子,不管主角是不是她。


《清潔女工手記》出版時,迅速成為了美國書市的暢銷書,有人說這是遲來的榮耀,但實際上,我覺得她之所以能夠引起許多人的注意,是她經歷過的生活危機其實與我們現在在面對的生活危機,本質上沒有太大的差異。當我們在讀她的故事時,我們讀的不僅僅是露西亞的故事,也可能是我們自己的故事。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會酗酒,也不是所有人都會遭受到四分五裂的婚姻與愛情所帶來的痛苦;但這些境遇所帶動的情緒甚至危機感卻是共通的,在資本主義浪潮與網際網路所帶來的身份與訊息焦慮,消極選擇(不選擇、不負責)慢慢成為許多人面對生活的應對之道,這很難單純用對或者不對來看待,就好像露西亞的小說或者她的生活一樣。我們在她的小說中,看見、感受那些危機,然後成為支持我們的另一種庇護所,就像匿名戒酒會那樣。


《清潔女工手記》的每一篇故事可以獨立閱讀,也可拆解為日常、家庭、婚姻與學校四大軸線來重組,既有他人的故事(露西亞視角)、露西亞的生活(他人視角),與露西亞的生活歷史。這些娓娓道來的一切,也許並不是美好,甚至會讓人覺得不適,但我們總能在故事中找到一些甚麼,帶領我們面對著那些不安,讓我們放心流淚,讓我們在結束閱讀時,重新找到面對生活的力量,繼續往前。


2022年2月7日 星期一

What a beautiful hell.

我一直覺得網際網路在這個時代最關鍵的功能之一叫做「紀錄」,這意味著你所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拍過的照片……等,都可供查證。換句話說,這些紀錄既有可能幫助你拿到一份offer,也可能會讓你未來對象抓住把柄;SNS創造了這個世代的生活哲學:「我分享,故我在」,但我一直相信並不是甚麼事情都適合分享,尤其在你並不知道你分享出去的一切可能被人怎麼解讀或者使用。另一個則是,有些東西你根本也不希望和人分享,例如提款密碼、住處地址……等,事關自身與家人安全的一切。

曾經在網路書店工作兩年,我很清楚知道個人的帳號密碼一旦外洩,問題會有多大,尤其那兩年也不是沒有遇到顧客資料外洩,造成了不小的公關危機,有部份的顧客也因詐騙造成了損失。去年五月下旬,我的FB帳號被鎖住了,一直到近期回台北才拿回屬於自己的帳號。過去我曾不只一次看到朋友發來各種訊息通知自己的FB帳號被駭,請不要隨便回應訊息,當發現自己FB被鎖的那時,我因人在對岸,無法與朋友正常聯繫,一度擔心身份被盜用將可能對朋友造成傷害或者不好的影響。如果這種事情真的發生,我想那絕對會是此生最大的噩夢之一。

在隔離期間申請帳號取回的過程並不順利,同時我也在讀了一直很想看的《零時差攻擊》,讀到一半時,莫名想把自己的手機和電腦扔掉,我知道自己並不屬於所謂的「問題人物」,微信多數用在工作與日常的溝通,與家人聯繫時也多數都是報平安、最近在做的事情與生活照,儘管沒什麼值得被查看的價值,但對我而言仍屬隱私,更何況我需要以手機銀行進行轉帳或者消費,雖然帳戶裡錢並不多,但也是這幾年辛苦存下的那麼點積蓄。然而,我擔心的事情在《零時差攻擊》中都還只能算是幼稚園等級,真正的網路災難早已發生,伴隨COVID-19的影響,許多事情變得更加棘手,我們活在一個並不安全的年代。

Nicole Perlroth是很好的記者,她用了7年的時間追蹤數位軍火產業,採訪卻也同時得罪了不少人。有程式的地方就有可能有洞,就算前期運營順暢,但隨著功能升級需要、使用人數增加……等,程式就會需要調整,避免因為這些洞被電腦病毒入侵造成使用者損失。電腦病毒本身就是程式,傳播的方式隨著資訊大量流動、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例如隨身碟、郵件、文件……等方式進入到不同的電腦裡。當病毒開始發揮作用的時候,便會影響程式原本的功能,不管是自動關機、密碼被竄改、資料被盜取還是直接引爆幾顆核彈,是的,你沒看錯,引爆核彈。

萬物互聯的背後,意味著也很可能有著同一個系統漏洞(甚至可能是好幾個),一旦系統出了甚麼狀況,就會「整組壞了了」,看過傑森史塔森和巨石強森主演的《玩命關頭8》都知道,幾千台車被用來當殺人武器是夠猛的,但更恐怖的是,現實生活比電影情節還嚴重許多:不管是去年度2月份佛州供水處理場被駭,差那麼一點點就要把氫氧化鈉濃度調高111倍(想像這件事一旦成功,將會有多少無辜人民因為喝下強鹼導致食道灼傷甚至死亡吧),或者書中提到數次的烏克蘭全國基礎建設遭駭(想像一下零下十幾二十度,卻有六小時沒有暖氣供應的情況吧)書中大量著墨於美國數位防護的基礎建設薄弱,將會對全球帶來的重大影響。美國其實自己就是最早準備數位軍火並且發動攻擊的國家之一,訊息曝光就好像作者所描繪的:「一記迴力鏢現在打在美國自己的臉上」;國際間的不信任感已經到了冷戰後的另一個高點。

那種感覺就好像你在TNT炸藥廠裡看到一群持著槍的人相互拿槍指著對方的頭,而這些拿槍的人還一邊抽著菸,然後在看不見得角落裡還有狙擊手正在準備出手狙擊,而住在TNT炸藥廠旁邊的老百姓們根本不知道炸藥廠隨時都有可能爆炸,著急的炸藥廠員工卻無計可施。

我們不能假裝自己很懂資訊安全,至少,我自己在經歷過FB帳號封鎖這半年,我才意識到原來我已經超過兩年沒有更換過密碼,我的gmail也好、銀行帳號、手機開機密碼甚至是我的電腦密碼都已經超過一年沒有任何更動了。在申請帳號索回過程中,我的hotmail收到了數封釣魚郵件––當然,本人直接回報給hotmail了。如果平凡如我都會遇到釣魚郵件,那些重要人物呢?我電腦裡其實最有價值的,其實是這幾年做的一些報告和工作提案,嚴格意義上來說如果萬一真的丟了或者被駭了,其實也就只是造成一些工作上的不方便,真的要花時間重作也不是做不到的(那是因為這些東西也沒那麼貴重,而且駭客還沒法駭到人腦去,所以可以講這種話)然而,我們真的能夠放心把自己生活中的一切放在任何設備中嗎?

前幾天與朋友相聚,他提到了對未來的想像,我當時脫口而出的是”What a hell?”,朋友說:「應該說是”What a beautiful hell.”」是啊,我們放了無數的資訊在不同的設備中,那些我們所欲求、所表達乃至所嚮往的一切,我們的數位足跡被用各種理由以各種方式窺視、監控著,更進一步的,想盡辦法操縱我們的思維,乃至改變我們的行動。

俄羅斯和烏克蘭最後會不會打起來,全球都在看。書中提到的數位戰爭,不僅是大國間的角力,更可能波及到我們自身。我們無法期待國際間的立法進程,也不可能離開網路,即便我們仍用現金交易,在家也可能還用著最傳統的吸塵器,但我們接收訊息的方式已經不再只是街頭巷尾的口耳相傳,密密麻麻的便利商店之於我們可能比星巴克還更像是第三空間。我們當然不可能丟下手機、把電腦扔掉,但至少勤換密碼、關鍵訊息或重要資料勤於備份,這點我們應該還是能做得到。



2022年2月3日 星期四

痞子資優生:好在馬修麥康納年輕時放棄了繼續念法律


過年假期看完的第一本書,比我想像中好看。

我一直覺得馬修麥康納和休葛蘭是好萊塢電影中痞子界的倚天劍與屠龍刀,很難找到比他們更適合演痞子更適合的人選了;倒不是說整個好萊塢沒有演員適合演痞子,但我們必須承認,演痞子需要天份,馬修麥康納就是那個有天份而且肯努力,重點,作品還夠多的人。

讓我意外的是,他的文字一點不比他的演技差,誠摯,且沒有修剪掉那些Fxxx和Fxxxing,這很好,有的時候這種語助詞更能讓人理解你想說些什麼。

其實能在書中看出信仰與家庭在他生命中的重量,他不諱言吸過大麻、不假裝自己沒有犯過罪、也不假裝自己在面對生了兩個孩子依然不確定要不要結婚這件事。誠實是這個時段的奢侈品,在他身處的環境中更是如此,許多人都需要盡可能美化自己以獲取一些什麼,或者最不濟,維持、打造人設--而我們也清楚這個時代,不只是明星這麼做,很可能普通人也是。與其說,SNS的普及乃至氾濫導致人的虛榮心與攀比心更無處可藏,我更寧願相信是勇氣的消磨;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很難,更難的是誠實面對自己的不完美,及平凡。

是的,我們必須坦承,我們多數人都很平凡。

成就背後代表著責任;人的一生中可能扮演的角色很多,經歷的一切並不一定為他人所理解,即便再平凡的人都是,這些歷程可能艱苦,也可能舒坦,馬修的故事也是如此。一個人能夠持續寫35年的日記或者說各種形式的生活記錄是不容易的,誠實回顧自己的人生則是另一種不容易。

人生不可能一路綠燈,我們不喜歡紅燈、黃燈,但可能當我們回顧那些低落、難堪的時刻,我們發現某種程度上也未嘗不是件壞事,當然這也得看我們如何看待了,畢竟跳不出來就是跳不出來。

新年伊始,願綠燈亮起時,我們已經做好準備,都能精準踩下油門,加速抵達自己短、中、長期的目的地。

(休葛蘭不知道有沒有要寫一本,我還蠻期待的)




2022年1月20日 星期四

隔離生活指南:台北入境篇

因為工作的原因,七、八年前便開始就持續著兩岸往返,這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回家變得沒有那麼容易,但對我來說,不管怎麼樣都想回家的,就算回家一次的成本比以前高了四、五倍,但經過了四百多天沒回台灣的日子,我深深感受到很多事情真的不能用錢來衡量。十月訂好了機票、透過家人搞定了隔離酒店、申請了遠程辦公,準備了所有文件,2022116日,我順利抵達隔離酒店開始十四天的隔離生活。

由於我不是第一次隔離,相對來說,這次的準備就比前年那次返台更周全,儘管回來時出了點小意外:手機號碼竟然不能使用了(還不是欠費,據說台哥大看我一直沒有在用,也沒有聯繫到我,就把我的號碼給停用了。)但好在機場其實能買到臨時用的電話卡,解決了入境時需要線上申報的一些問題。

前年過年期間的成都封城經驗讓我學會將自己的生活節奏穩定住,因此我會把往返的隔離期間視為比較長的出差,確保自己的生活能夠在一定的軌道上,避免出隔離後出現生活節奏混亂的問題。另一個則是,除非有特殊狀況,否則隔離是一人一室,且防疫旅館多數一天只收一次垃圾,住客必須要依規定整理好,且也沒有人能進來幫住客打掃;所有物品只進不出,衣服送洗是不可能的,這些也考驗住客的生活習慣與自我管理能力。也因為這些經驗,我想可以整理出一份簡單的指南發出來給需要的朋友參考;當然,我更期待疫情早日結束,能夠讓我們回家之路變得更容易。


行前準備:最好提前三個月搞定機票與防疫酒店

這是最關鍵的步驟。尤其是遇到返鄉旺季如春節、清明或中秋;搞定機票不難,難的是訂到隔離酒店。過年期間更容易遇到訂不到房的狀況,有些沒有經驗的朋友在出發前一個半月想訂房基本上只能找單日至少五千元新台幣以上的房間了,再晚一點甚至沒有了。非旺季原則上提前兩個月比較容易訂到房間,如果想著和疫情前一樣的訂行程方式,原則上也不是不行,就是錢花得比較(非常)多。

 

行前準備:各種防疫文件準備

行前一個月要開始盯緊出入境防疫政策,跑一趟醫院做核酸是絕對必要的,另一個則是一定要準備好已完成接種疫苗的紙本證明。雖然入境會做基本檢測,現在在隔離期間也會做快篩,但缺了接種證明一樣沒法入境。線上入境申報可以在上飛機前先填好,但一定要確認自己的台灣手機號碼還能用,我就是在這關出錯的,所以浪費了一點點時間和新台幣一千元(買了臨時手機卡)。

 

隔離物料準備

雖然防疫旅館都有包三餐,旅館內也有基本物資,但根據經驗,我會建議你除了換洗衣物、盥洗用品、3C相關用品與其充電配備外,至少準備以下物品:洗衣皂、餐具、洗碗精、洗碗海綿、旅行用衣架、水果刀。如果你有喝咖啡或者茶的習慣,也最好準備好。我自己的隔離物料清單列在下方,可以參考看看。

–工作相關:筆電、手機、ipad、充電器

–盥洗相關:毛巾、浴巾、牙膏、牙刷、洗面乳、Cetaphil大白罐(過敏人的萬用保養品)、洗髮精、沐浴乳

–換洗衣物相關:貼身衣物四套(女性同胞請注意,最好準備無襯墊內衣,比較快乾)、純棉的T-shirt四件、快乾材質的褲子兩條(女性同胞注意,一片裙會是好選擇)、睡衣一件

–個人離不開的生活必需品:餐具、杯子、洗潔用品(我遇到的所有防疫旅館都沒有洗碗精這些)、咖啡豆一磅、手沖配備、Kindle(看書和用來蓋泡麵碗一舉兩得)

 

隔離期間的生活節奏調控:維持正常是關鍵

–運動量的維持:不能否認的是年過四十,身體狀況和當年還在當可愛小門市時完全不能比,為了保障自己的出隔離時肌肉依然有足夠力量可以像隔離前一樣長時間走動與搬動物品,我每天會分別在早上與下午各抽出15分鐘做連續性的有氧運動,推薦Pamela的各種健身操,隔離好夥伴。

–維持一定的生活重心:不知道幹嘛的話,幹脆申請遠程辦公或者在這期間上Coursera或者是Udemy這類的線上學習平台的短期課程。倒不是多愛工作或上課甚麼的,而是我們不能否認持續工作或者上課是最容易讓我們維持正常生活的方式。不管是工作或者上課,都需要付出一定的時間與專注度外,有的甚至是需要出成果的(比方寫報告啥的),畢竟天天玩手機或看電視也是會無聊的,而且還容易變笨,沒有人想要出隔離後變笨吧……

–不要放縱自己亂吃東西:多數防疫旅館都能讓我們叫外賣,櫃台人員也很幫忙,但老實說,隔離期間運動量就是真的會變少,而且如果因為吃錯東西出現了急性腸胃炎的狀況也很麻煩。防疫旅館送來的餐可能不一定合我們的胃口,但畢竟我們是在隔離又不是在度假,留點胃等出隔離再吃比較划算。

 

由於工作的關係,隔離對我來說其實也就是換個地方辦公的概念,但無可諱言的是,在台北工作的心情與狀態舒緩很多,儘管是一個人關在防疫旅館,但卻不覺得寂寞,對游子來說,沒有甚麼地方比家更好的了。

錄音在這裡

2022年1月19日 星期三

票房毒藥如我

回台北前買了也看了幾本書,同時也上多抓魚賣了十幾本書。算下來這一、兩個月讀了七、八本書吧,踩到雷的也不是沒有(明證就是這幾年在多抓魚上賣了一百多本書),喜歡甚至到驚豔的也是有的。 
按:多抓魚是對岸最大的二手書線上銷售平台,每本書用一至三折不等的價格回購後再進行轉售,近年它們也開始介入二手服飾銷售。目前對岸的二手交易有越來越熱絡的情形,其實和環保不一定有關,和年輕人的經濟狀況與生活習慣關係比較大,尤其是送禮旺季後(如情人節)的各種禮品轉售。

今天來聊聊伊莎貝拉.阿言德吧。她的《深海島嶼》就是讓我驚豔的那本。 

其實《深海島嶼》在美國出版超過十年了,但簡體中文版其實是去年底才出來的,繁體版目前還沒在博客來看到,google了一下也沒看到哪家出版社有即將出版的消息,我想至少今年第一季之前應該都不會有繁體版吧。

 二十幾年前第一次讀她的作品是前輩Alan推薦的《春膳》,印象中那本應該是要五百多塊,由於當時是個窮門市,所有捨不得買或者擔心踩到雷的書都是從店裡借回家看的,《春膳》就是其中之一。我其實已經忘了裏頭的文字內容,但仍然記得當時驚嘆了好久,飲食文學竟然可以有這種寫法!每一個食譜甚至是食材和情慾的關聯性,還有那些不會在歷史課本上看到的軼聞,活色生香;現在想想,不得不說誠品書店的員工借閱真的是最好的員工福利了。 可能對當時的我來說,阿言德描寫情慾的方式很新鮮,當時我還沒讀過馬奎斯的《愛在瘟疫蔓延時》,如果我當時先讀了《愛在瘟疫蔓延時》,可能我對阿言德就不會有興致了。

阿言德作品在台灣出版的不多,市場反應也不怎麼樣,加上我自己也沒有迷戀她到本本追,所以也就是有就讀,沒有也無所謂的心情。 這兩年人民文學開始有系統出版她的作品,譯林也有一兩本,前陣子就入手了幾本來看,分別是《我親愛的伊內斯》、《愛情與陰影》和《深海島嶼》。前兩本都和智利有相關,《我親愛的伊內斯》以智利開國史上的傳奇女性伊內斯的第一人稱敘述智利開國的經過,《愛情與陰影》的背景則是在七零年代的智利內戰時期。兩本其實都還不錯,是那種讀完後不會覺得不浪費時間、有些收穫的小說,但也只能說是不錯,可能一兩年後還是會被我拿去多抓魚賣掉的小說。原本我對《深海島嶼》也沒有那麼多期望,但我沒想到的是,它竟然可以讓我連續幾個晚上讀到停不下來,讀完甚至覺得一點不比《愛在瘟疫蔓延時》差。 

《深海島嶼》的背景鎖定在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初的海地、古巴與美國的紐奧良。海地與古巴兩個島國的歷史對多數台灣讀者來說是比較陌生的。古巴的近代歷史,很多人是透過切.格瓦拉的故事或者是文.溫德斯的《樂士浮生錄》知道的,但那也僅限於那麼一點點。海地就更別說了,可能除了大地震與海嘯之外,一般讀者根本也不會有更多的了解;這兩個島國的歷史其實與許多曾經遭受歐洲殖民的國家是相似的,但可能要更糟糕點。海地與古巴在歐洲白人入侵、殖民統治時,原住民基本上就被戰爭與白人帶來的流行病給滅得差不多了,為了補充蔗糖莊園所需要的勞動力,當時的白人莊園持有者從人口販子手中買入大量的黑人奴隸,這些奴隸是莊園主人的「資產」也是「消耗品」,莊園主人有絕對的處置權。不過搬到當地的歐洲白人也不代表好過,除了死於戰爭或者黃熱病等疾病外,管不住下半身而死於梅毒的白人男性也時有所聞。書中的主角扎麗特就是一名被買下的黑奴。 

 扎麗特九歲時被賣給了Valmorain家當年輕夫人的貼身女僕,幫Valmorain買下並訓練扎麗特的Violette是莊園主人婚前的混血情婦,也是她改變了扎麗特的一生。年輕的Valmorain夫人因為精神疾病與鴉片中毒,長年處於神智不清的狀態,扎麗特除了要照顧主人的起居,也肩負著照顧出生不久的Valmorain少爺Maurice 的責任。扎麗特長期被莊園主人性侵而懷孕兩次,第一個孩子被主人送給Violette夫婦收養,另一個孩子則是在扎麗特的苦苦哀求下才得以留在自己的身邊。 Valmorain莊園的主人倒也不是十惡不赦的壞人。嚴格來說是一個屈服於命運的文藝青年;他原本是理想主義者,法國過得舒舒服服的富家少爺,認為奴隸也應該有人權。從法國抵達海地是為了處理老爸的產業,誰知道他老爸留下的爛攤子太大,導致他必須要留在了蠻荒之地填坑;在他的努力經營下,原本的莊園不但被救活了,生意還越做越大,他倒也沒有像他爸那麼荒唐,婚前也僅有一位情婦。他本意是希望能夠用人道的方式管理奴隸,但他所雇用的總管對待農奴的方式和他的期望值完全不是那麼回事。和那時很多莊園主人幹的事情差不多,他染指了扎麗特,儘管他算是當時莊園主人中的清流了,但實際上他仍然擺脫不了舊時代的觀念,這也造成了後來發生在他子女身上的悲劇。 

1791年海地爆發了戰爭,Valmorain一家不得不逃難至古巴,扎麗特藉機為自己與女兒爭取到了一紙還得自由身的合約,在那之前,扎麗特談了生平第一次戀愛,最終以悲劇告終;停留在古巴數年,她認識了未來的丈夫,也與Violette重逢;古巴時局一樣不安穩,最後Valmorain一家與Violette先後落腳在紐奧良。扎麗特在紐奧良前幾年的生活並不好過,Valmorain再婚的夫人對扎麗特與Maurice恨之入骨,盡其所能地虐待,Maurice被送進了遠方的寄宿學校,女兒則被送到修道院學習。扎麗特在好心的神父幫助下,經由法律途徑取得了自己與女兒的人身自由。 然而這並不代表扎麗特和Violette這些非白人女性就真的可以過得比較好,無所不在的種族歧視讓非白人女性不管在婚姻或者工作上都沒有太多選擇,扎麗特的黑人丈夫即便有自己的生意,也仍然需要找白人當人頭為自己的生意背書,更因為講究的穿著與舉止而在路上遭到暴打,換句話說,人身自由和社會地位是兩回事,扎麗特與Violette雖然得到了人身自由,小說卻沒有大團圓的結局。而不管是在美國或者全球其他地方,經過了百餘年種族歧視問題依然存在。 

我喜歡這部小說的原因,是因為在這五百頁中我看到了阿言德的野心;真實存在的歷史融合在小說中是常見的手法,涉及到移民與種族歧視的題材都不是容易處理的,還不說這段歷史並不算太遠,非白人移民與當時的窮白人後裔在看待這段歷史各有視角,完全能夠理解Good Read上面為何有評價不一的狀況,但從我個人來看,是一本我會想要再讀一次的好小說。 這部小說我不太確定台灣是否有出版社有勇氣出版,畢竟阿言德之前的小說真的不好賣,而且五百頁的厚度對現在的讀者來說還是有點挑戰,更別說這部小說在美國出版已經超過十年,而且也沒有具有號召力的名人推薦,怎麼想都覺得,這書真的要賣好實在很難。另一方面,我也常懷疑自己是不是票房毒藥,好像我覺得不錯的小說,超過八成都不好賣,我在想,也許真正的問題在我身上也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