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網際網路在這個時代最關鍵的功能之一叫做「紀錄」,這意味著你所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情、拍過的照片……等,都可供查證。換句話說,這些紀錄既有可能幫助你拿到一份offer,也可能會讓你未來對象抓住把柄;SNS創造了這個世代的生活哲學:「我分享,故我在」,但我一直相信並不是甚麼事情都適合分享,尤其在你並不知道你分享出去的一切可能被人怎麼解讀或者使用。另一個則是,有些東西你根本也不希望和人分享,例如提款密碼、住處地址……等,事關自身與家人安全的一切。
曾經在網路書店工作兩年,我很清楚知道個人的帳號密碼一旦外洩,問題會有多大,尤其那兩年也不是沒有遇到顧客資料外洩,造成了不小的公關危機,有部份的顧客也因詐騙造成了損失。去年五月下旬,我的FB帳號被鎖住了,一直到近期回台北才拿回屬於自己的帳號。過去我曾不只一次看到朋友發來各種訊息通知自己的FB帳號被駭,請不要隨便回應訊息,當發現自己FB被鎖的那時,我因人在對岸,無法與朋友正常聯繫,一度擔心身份被盜用將可能對朋友造成傷害或者不好的影響。如果這種事情真的發生,我想那絕對會是此生最大的噩夢之一。
在隔離期間申請帳號取回的過程並不順利,同時我也在讀了一直很想看的《零時差攻擊》,讀到一半時,莫名想把自己的手機和電腦扔掉,我知道自己並不屬於所謂的「問題人物」,微信多數用在工作與日常的溝通,與家人聯繫時也多數都是報平安、最近在做的事情與生活照,儘管沒什麼值得被查看的價值,但對我而言仍屬隱私,更何況我需要以手機銀行進行轉帳或者消費,雖然帳戶裡錢並不多,但也是這幾年辛苦存下的那麼點積蓄。然而,我擔心的事情在《零時差攻擊》中都還只能算是幼稚園等級,真正的網路災難早已發生,伴隨COVID-19的影響,許多事情變得更加棘手,我們活在一個並不安全的年代。
Nicole Perlroth是很好的記者,她用了7年的時間追蹤數位軍火產業,採訪卻也同時得罪了不少人。有程式的地方就有可能有洞,就算前期運營順暢,但隨著功能升級需要、使用人數增加……等,程式就會需要調整,避免因為這些洞被電腦病毒入侵造成使用者損失。電腦病毒本身就是程式,傳播的方式隨著資訊大量流動、透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例如隨身碟、郵件、文件……等方式進入到不同的電腦裡。當病毒開始發揮作用的時候,便會影響程式原本的功能,不管是自動關機、密碼被竄改、資料被盜取還是直接引爆幾顆核彈,是的,你沒看錯,引爆核彈。
萬物互聯的背後,意味著也很可能有著同一個系統漏洞(甚至可能是好幾個),一旦系統出了甚麼狀況,就會「整組壞了了」,看過傑森史塔森和巨石強森主演的《玩命關頭8》都知道,幾千台車被用來當殺人武器是夠猛的,但更恐怖的是,現實生活比電影情節還嚴重許多:不管是去年度2月份佛州供水處理場被駭,差那麼一點點就要把氫氧化鈉濃度調高111倍(想像這件事一旦成功,將會有多少無辜人民因為喝下強鹼導致食道灼傷甚至死亡吧),或者書中提到數次的烏克蘭全國基礎建設遭駭(想像一下零下十幾二十度,卻有六小時沒有暖氣供應的情況吧)書中大量著墨於美國數位防護的基礎建設薄弱,將會對全球帶來的重大影響。美國其實自己就是最早準備數位軍火並且發動攻擊的國家之一,訊息曝光就好像作者所描繪的:「一記迴力鏢現在打在美國自己的臉上」;國際間的不信任感已經到了冷戰後的另一個高點。
那種感覺就好像你在TNT炸藥廠裡看到一群持著槍的人相互拿槍指著對方的頭,而這些拿槍的人還一邊抽著菸,然後在看不見得角落裡還有狙擊手正在準備出手狙擊,而住在TNT炸藥廠旁邊的老百姓們根本不知道炸藥廠隨時都有可能爆炸,著急的炸藥廠員工卻無計可施。
我們不能假裝自己很懂資訊安全,至少,我自己在經歷過FB帳號封鎖這半年,我才意識到原來我已經超過兩年沒有更換過密碼,我的gmail也好、銀行帳號、手機開機密碼甚至是我的電腦密碼都已經超過一年沒有任何更動了。在申請帳號索回過程中,我的hotmail收到了數封釣魚郵件––當然,本人直接回報給hotmail了。如果平凡如我都會遇到釣魚郵件,那些重要人物呢?我電腦裡其實最有價值的,其實是這幾年做的一些報告和工作提案,嚴格意義上來說如果萬一真的丟了或者被駭了,其實也就只是造成一些工作上的不方便,真的要花時間重作也不是做不到的(那是因為這些東西也沒那麼貴重,而且駭客還沒法駭到人腦去,所以可以講這種話)然而,我們真的能夠放心把自己生活中的一切放在任何設備中嗎?
前幾天與朋友相聚,他提到了對未來的想像,我當時脫口而出的是”What a hell?”,朋友說:「應該說是”What a beautiful hell.”」是啊,我們放了無數的資訊在不同的設備中,那些我們所欲求、所表達乃至所嚮往的一切,我們的數位足跡被用各種理由以各種方式窺視、監控著,更進一步的,想盡辦法操縱我們的思維,乃至改變我們的行動。
俄羅斯和烏克蘭最後會不會打起來,全球都在看。書中提到的數位戰爭,不僅是大國間的角力,更可能波及到我們自身。我們無法期待國際間的立法進程,也不可能離開網路,即便我們仍用現金交易,在家也可能還用著最傳統的吸塵器,但我們接收訊息的方式已經不再只是街頭巷尾的口耳相傳,密密麻麻的便利商店之於我們可能比星巴克還更像是第三空間。我們當然不可能丟下手機、把電腦扔掉,但至少勤換密碼、關鍵訊息或重要資料勤於備份,這點我們應該還是能做得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