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10日 星期日

關於臉書、隱私與替代品

一口氣讀完《臉書效應》,腦子裡浮起了一些回憶與疑問。剛巧這陣子自家臉書粉絲團粉絲數破了十萬人次(因此和老闆說明年應該要來參加數位時代的粉絲團大賽。)加上這幾天PCHOME與愛情公寓都分別有了一些新聞,好似一切又回到了多年前所有人都為了網路瘋狂的年代。這年頭幾乎沒有聽說不用MSN或是沒有Facebook帳號的;只是當自己成為重度使用者時,有些事情我開始感到疑惑了。

曾經有個很照顧我的前輩在別的前輩面前引薦我時用了這樣一句:「She is good in data mining.」但我很清楚在這個時代因為google,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資料搜尋與分析高手,前輩的誇獎真是折煞人了。搜尋一件事情在現今不是難事,搜尋一個人更是;只是當我一次又一次地封鎖、舉發廣告,一次又一次因對對某些言論讓我感到不愉快而封鎖人時,一邊讀著書時,我一邊思考著這會不會是一個沒有第二次機會的年代?又或者說這也可能是一個謊話連篇的年代?

我相信每一個人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表現欲,所以我們樂於在臉書和是部落格上發表或分享一些作品、照片、或是各種訊息;在那過程中,或多或少我們都在為自己塑造某些型象,或甚至藉由參與某些串連活動來強化自己給人的印象。我們當然可說在臉書上有許多串連的活動真的帶來了巨大的影響…比方我也參加的「連署要求中華民國紅十字會立刻將募來的錢全數交給日本紅十字會 」,至於幫忙找人找貓找狗更是沒少到哪去;但我在噗浪和Facebook上全說了真話嗎?我得很誠實地回答:「沒有。」這或許對於祖克柏來說,不啻是狠狠地賞了一耳光;是的,他是一個實名制的社群網站,但他並沒有能力讓我開口說出所有的事;更無法阻止人們說謊。

我是一個重度使用者,也可以說我真的非常喜愛這樣的一個網站,它讓我有機會看到了不同的世界,認識了更多人,也是我個人專用的新聞台。但當自己陸陸續續在上面找到人、封鎖人,我突然起了身雞皮疙瘩;這個網站在一剛開始的良善立意怎麼最後會成為一種折騰?在現實生活中還可以道不同不相為謀,但當我們開始懂得按下刪除鍵那刻,或多或少會在那之後發表一些什麼;又或者是一張被tag的照片,竟讓我們在其它不認識的人面前(通常是朋友的朋友或者是朋友的朋友的一表三千里之類的一家老小。)留下印象,一句無心的憑論足以讓一個人丟掉工作,一段惡搞的影片則足以讓一個人永遠被劃上記號。臉書效應影響的已經不只是新聞(以前覺得安迪沃荷的每個人都可以有15分鐘的成名機會是很不可思議的,現在可不是這麼回事了。),更有可能就足以影響一個人的生命。

我很喜歡Facebook上一句實際的名言:「我們也不喜歡廣告,但它們付錢。」它的崛起也讓人再度確認起心動念的重要性(人們永遠需要的是好的產品與服務,而不是第二個I pad或是google);一個產品如果能夠被複製,便足以說明它的概念是為最大多數人能夠接受的;這並非一個網站企劃如何如何,又或者UI如何美,行銷如何厲害。只想做出一個替代品或是某某第二的,便註定了之後的辛苦;也願之前一同參加讀書會的朋友們重新思考,我們是不是花了太多時間在羨慕別人的公司和工作模式上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