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奮力向前


讀完”Gold”的書稿時,愣在螢幕前的我突然一陣鼻酸。


騎過自行車的人都知道,自行車是最熱鬧,卻也最孤獨的運動,即便是一群人騎著車出門,上了車,踏上了踏板,你就只能夠一個人奮力往前,不管是為了要追上同伴,又或者其實你只是想享受前行的痛快感;不管為了何種目地,你唯一能做的只是奮力向前,如此簡單。說真的,如果活著只要奮力往前,也許很多事情就會變得簡單些也不一定。


奮力往前,是車手的宿命,某種程度上或許也是支撐我們繼續下去的唯一方法,咬著牙,別回頭,撐過去了,遠大前程就在不遠處等你;但事實是,沒有人能告訴你不遠處等著你的是什麼?回頭看要付出多少代價?


也或者說,很多事情,我們並不是沒有想過要付出代價,只是我們假裝不去算計,用精心設計的謊言痲痺自己,及身邊所有的人。是的,「我沒事」、「我很好」。我們永遠有更重要的目標要追,所以有的事情我們只能必須放棄;我們不能回頭看,怕是一回頭,我們就要軟弱了。我們當然可以說自己不喜歡柔依,因為我們不可能會為了勝利不擇手段,但卻無法否認在許多時候,我們所做的一切並沒有高明到多少?我們當然希望如凱特一樣不忮不求,我們卻又無法對勝利無動於衷。我們永遠都有選擇的自由,都以為自己有機會過另一種人生,所以我們總把錯誤歸咎給為我們提出建議的人,但我們卻永遠忽略自己是不是真能承受另一種真實生活?


奮力往前的我們,究竟是在追逐?還是在逃避?如果幸福必須要以秘密與謊言維繫,那麼我們又究竟能夠演多久?

2012年4月14日 星期六

公主復仇記之小烤箱作餅乾

自從「電子鍋作麵包」被誤認為「電子鍋作窩窩頭」或「電子鍋作發糕」事件發生後,一直在思考著要如何演出「公主復仇記」的我,某日在讀書時突然看見了「餅乾」這個字眼,心想:「莫非這就是上天給我的啟示?」也在同一天突然看見了一位部落客用電子鍋作出了餅乾來,於是讓本人下定決心以「餅乾」來雪恥!
但人畢竟要能夠記取教訓,既然電子鍋可能是與我相沖的工具,那麼這次就應該換個工具來試試;因此本人這次選用了小烤箱(就是不能
調溫度,通常拿來烤厚片吐司的那玩意),並使用老大前幾天給我的蔓越莓乾來做為主要材料--換句話說,本人今次挑戰的是
「用小烤箱烤蔓越莓餅乾」。


材料依照前輩在部落格上的比例去做了調配,不過本人在比例上有稍微調整一下:


筋麵粉:400g--沒辦法,一包就這麼大包。

無鹽奶油:120g--我買的這條奶油後面有刻度,一條是100g
,剩的…如果這次失敗就代表我沒做餅乾的命,之後拿來炒菜好了= =”
雞蛋:1--按比例來說應該是要2顆,但冰相只剩1顆了,就別奢求了。
無鹽奶油:120g--按理來說應該是要量的,不過家裡沒磅秤,本人只好拿湯匙挖,一切憑感覺處理。
蔓越莓乾:120g--同上,不然你是要怎樣?
本人家裡廚房不只沒有磅秤,也沒有模具、攪拌器這些玩意,所以本人使用的工具有:小的橡皮刮刀、煮泡麵用的不銹鋼鍋子(大的)、篩子、菜刀及本的大手,畢竟不靠這行吃飯,將就點。
一開始,把奶油放軟後打勻,再放入細砂糖後充份攪拌--一樣一切憑感覺,但總之就是和打手工皂差不多,不過這個比較好打。

接下來再將打好的蛋液分成三次緩緩倒入後繼續打勻--照常憑感覺。






麵粉過篩後,在鍋裡充份攪拌,使之成為麵糰;千萬不要相信刮刀能夠在這時還能發揮多大功用,用手揉還快一點。


把蔓越莓倒入麵糰後,將麵糰揉成長條狀,不過均勻分佈在這邊是不可能的事……
再將蔓越莓麵糰用保鮮膜包起來,放入冰箱冷藏一小時(這一小時的時間千萬不要浪費,拖地是好選擇)












把冰好麵糰拿出來,這時菜刀和洗乾淨的手就派上用場了!

先把麵糰切成大小平均的幾塊(但最後本人全都是用剝的),用手把小塊麵糰壓扁,放到烤盤上。


烤箱要預熱個兩分鐘,再來才把烤盤和餅乾放進去,先開五分鐘,然後
停兩分鐘(烤箱不能開,不然溫度一下降太快,會造就出失敗的餅乾),再開三分鐘。






噹噹,餅乾烤出來了!阿母,我成功了!
明天要帶這個去給小妹吃!(哇哈哈哈哈!)

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無處不政治,處處皆名堂 《烹飪 菜餚與階級》

在全球各地,多數的廚房是屬於女人的;不管是《巧克力情人》中的娜嘉或蒂塔,又或者是在《金瓶梅》中的孫雪娥,倒也不是廚房的事和男人無關,至少從人類學家的觀察來說便不難發現,其實這一切和沙文主義或女性主義並不一定有什麼正相關,但和人類文明的生產、分配、交易與製作有絕對的正相關。廚房、餐桌與貨架成為權力場,一切事關習俗、禮節、交易及無處不在的權力分配。

食物和權力有什麼關係?或者,我們應該要問這樣一個問題,關於食物和權力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吃飯對我們來說太過容易,但仔細想來也太過艱難的一門學問;困難的並非咀嚼、吞嚥的動作,難的是「吃什麼?」、「怎麼吃?」、「誰來煮?」、「怎麼煮?」「和誰吃?」……無處不政治,處處皆名堂;更別說是什麼菜系、禮儀了。

等等,也不過就吃頓飯而已,哪來這麼多學問?

吃飯當然是門學問,而且這門學問是從人類社會開始運作便開始累積,因為吃,人類的歷史得以延續,在祭祀、戰爭、貿易、遷移,還有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讓今日全球各地的飲食面貌有了重大的改變,不管是隨處可見的連鎖餐廳(其中包括了速食,也包括了製程與服務流程化的餐廳),在異鄉嫁娶後開的家鄉味餐館,貨架上並列的罐頭和餅乾,藥房裡的奶粉,及市場上隨處就可看見的進口水果……你總能在那其中找到家鄉味,也一定能在那其中嘗到新滋味。台灣當然是個再更特別一點的地方,關於吃,你總是能夠在台灣找到各種不同的可能性。在讀著 Jack Goody《烹飪 菜餚與階級》時的第一個想法是,如果 Goody 來台灣進行同樣的研究,不知會呈現何等光景?

Goody 是不是個饕客,身為讀者的我無從判定;但我唯一篤定的事情是,他吃過的怪東西絕對不會少於 Anthony Michael Bourdain。Goody 去過最多次的迦納對多數台灣人來說,恐怕只有足球隊(2010 年踢進前八強!)、巧克力(嗜食巧克力的人必定不陌生)及對所有非洲國家的刻板印象一般,貧困、落後、戰火連天……。但事實上不只迦納,不少非洲國家與部族都有著自己的歷史與文化,好些文明甚至綿延千年之久(可不是只有埃及而已,全球最窮困的國家-布吉納法索也是千年古國。),與其說他們的農耕技術低落,又或者是從未停歇的戰爭導致於人民生活的落後,還不如說這一切是就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來看他們所獲得的成見。又或者是 Goody 應該也去做過客的貝都因人部落,我們可能不一定會太習慣手抓飯的風味菜,但對他們的「只要膳食的鹽份還存留在人的體內,一個主人對其客人的義務就持續著」(至少在 Goody 書中是這麼寫著的)的景況,就彷彿是我們熟知的大拜拜與流水席的習俗一般〈應該說是有某種程度上的相似〉。一個部族得以生存千年,必定有其生存之道;而每一種生存之道也必定會伴隨著每一個社會的差異,而有著各自的社會階級、宗教信仰……等所形成的習俗或禁忌,當兩種不同文明有所碰撞時,必然會產生一些火花,並不一定是孰優孰劣的二元選擇,這也是 Goody 在提醒我們的問題。

「富過三代,才懂吃飯穿衣」在當代並不一定完全成立,一個孩子可能在不同的環境接受過刺激過後,會養成屬於自己獨有的品味,也可能在某日突然作起了媽媽的「手路菜」,用味道傳承了家族的記憶。我們當然還是不會習慣出現在爸媽「精心安排」的飯局或是尾牙的主桌(人生還有什麼飯局要比尾牙和相親飯更政治的?),偶爾也還是會放縱自己去吃工業食物(就是生產線做出來的那些食物們),關於吃,總是有許多可說的。打開《烹飪 菜餚與階級》吧,這可能會是第一本讓你「胃口大開」、「食指大動」的人類學;而且,是中文的。〈原文一本要價超過 45 USD,買中文真的比較便宜。〉

2012年4月1日 星期日

數位時代的「眉腳」

在 FB 上唸了一下前公司的購物車速度,立馬就有人跑出來問我去了哪?公司名稱叫什麼?

老實說,我當下真有想巴對方頭的衝動。

也或者是因為自己做了兩年的電子商務,即便現在的工作和前工作沒有完全的正相關,但我很清楚知道有什麼在 FB 上可說,關於隱私又應該要拿捏到多少;目前在 FB 上的五百多個朋友並不是所有人我都是認識的,有的可能是朋友的朋友,也有些是之前去參加活動而認識的業界人士,或者是其他我也搞不太清楚怎出現,但還算有話聊的朋友……,也或者是因為自己本身操作過這些東西,對於個人資訊的保護或保管,其實我向來是放在心上的。

當然問的人好意,也可能是想問問無妨;但職業病上身的我不得不認為,這其實是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數位禮節之一:「什麼事該公開問?什麼事該私下問?」我承認這個尺寸並不好拿捏,但用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一下對方 FB 上的檔案資料,上頭沒有的,私下問准沒錯;當然這聽起來挺古板的,但我必須說:「一個人的隱私在外頭洩露多少,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得出一個人是否值得被信任。一個人在 SNS 上頭的提問是什麼,某種程度上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深度有多少。」這話或許殘忍,但老實說就是如此。

你問我這個年代還有人會留意隱私或注意禮節嗎?老實說,個人以身為前電子商務 PM 的經驗建議,多小心一點還是好的;在這個什麼都 google 的到的年代,你所說、所拍、所寫的一切都將成為呈堂證供。而這些呈堂證供最後有很大的可能會為十年後的你帶來困擾 (甚至不用十年)。真的,請相信我。

至於我現在到哪邊去上班了?碰面時拿到我名片不就知道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