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意義上來說《職人新經濟》算是考完 CPSM讀完的第一本社科書,說是社科書也不那麼完全,因為它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本探討就業趨勢的書。
職人當然不是多新的概念,但當工業化社會到一定程度以上,經歷過了技術與社會環境的變動,不管產業或者是工作者都會出現變化,最常見的是量變,比方某某公司或者集團買了另一家公司的生產線(產能增加)、直接買了某個品牌填補自己的市場份額空缺或者研發能力(化妝品公司很常見);有的則可能是在傳統的基礎上產生質變,而這些質變有可能是具備有展演性質的,比方觀光工廠、精品咖啡館......工作本身也會,雖然我們都可以說,我們就是出來打份工的,但是這份工作對於每個人的意義可能不再只是餬口那麼單純;我們有很大比例會追求專業的精進(也許去考個什麼證表明自己真的專業)、工作環境中的平等互動與相互尊重,在能夠滿足經濟的基本需求下,我們也有可能選擇一個自認有意義而非傳統定義的好工作;工作內容本身不一定是酷的,但是我們對於意義的追求改變了一份工作的定義,讓傳統的工作變酷。這裡指的"我們",其實年齡與職業範圍極為寬泛,書中的精釀酒廠、型男理髮師、精肉屠夫與 Bartender其實都是縮影,可以說,這些工作在內容與本質上並沒有太大差異,但仕紳化社會造就的社會變化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化雜食性則造就消費環境的變化,商業環境因而大不相同。
以品味為基底的生意絕大多數取決於足夠多的生活與消費經驗,一如作者在導論所述:"工作場所、產品與消費型態之所以興起,可歸諸於今日社會在文化、都市與經濟三方面發生的變化:品味認知的重整、社群性機構在仕紳化區域的新角色,以及紐約等後工業都市新經濟體中的勞動。"缺少了任何一個環節,就註定不可能產生真正的質變;品味認知的重整尤其是關鍵,之所以有風格城市、風格人物的存在,必定是因為這樣的城市或者人物有其令人激賞的獨到之處,而這些獨到之處總能夠拿捏的恰到好處,從而令人感到真實而舒適---這是很多網紅人物與網紅點不具備持續性的主因,卻也是在現實生活中最容易產生工作或者消費衝突的原因。以品味為基底的生意不代表工作本身可以不用出力,相反的它對基本功的要求極高,對人的要求也同樣很高,不管對於工作者或者消費者都是。
職人精神被喊得震天軋響的現代,是否真的迎來了"手工精神的文藝復興"呢?老實說,我並沒有太大把握。職人當然是需要手感,甚至可以說和職業運動最大的不同點在於工作手感可以越練越好,甚至可以到達行雲流水的程度;但成就一個職人的難並不在於時間長短,而在於投注的心力、對人的關照,及對應的社會環境。職人太需要對於行業的敬畏之心,卻無法要求世界上所有人都能理解自己所身處的行業專業;這或許也是我自己無法樂觀起來的主因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