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5日 星期二

比利林恩中場戰事

4K到底是種詛咒還是該被讚揚的技術?這並不是一個不專業觀影者能夠回答的事。但你很清楚,用得好絕對是革命,用不好也絕對是災難;這與技術真的無關,同樣是3D,詹姆士柯麥隆的《阿凡達》讓人見識到影像的另一種可能性,而耗資甚鉅的《賽德克巴萊》卻是比任何許多三流院線片還來得糟糕(我絕對不否認莫那魯道,也絕不否認霧社事件的歷史價值,但關於《賽德克巴萊》我可以吐的槽也絕對不會少)。

由於《比利林恩中場戰事》我看的是4K版,無從與3D版進行比較,事前曾聽說4K的呈現過度清晰,觀影時負擔較大,但對我來說,視覺上與聽覺上的負擔並非完全無法適應,相反地,當鏡頭用著比利的視角觀看周遭人事物時,你明白,李安掌握住了故事,掌握住技術,也掌握住了觀眾的情緒。

李安絕對是一個會說故事也能激發演員潛力的導演,馮迪索和蓋瑞特·荷德倫的演技讓我為之驚艷。當然臭臉貝拉還是臭臉貝拉(我真覺得她沒有演得很好),當比利眼睜睜地看著死亡在自己面前發生卻無能為力阻止、當煙火升起時幾個大兵突然為之情緒崩潰的那一霎那、當比利林恩與戴姆嚴正拒絕奧格爾斯比的要求時(那是大兵的真實人生,不是美國老百姓的啊!)……「這真是件奇怪的事,竟然有人來表揚你生命中最糟的一天」所有的一切能有多糟糕呢?場上的球照打、啦啦隊正妹還是對你投懷送抱、碧昂絲就在你眼前、德州的石油還是盛產;但是沒人知道這場戰爭是誰的戰爭,沒人記得"I am not a hero, I'm a soldier",更沒人知道哪裡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日常生活」。


然後,你還是無可避免地在電影院中掉眼淚了。這或許是看李安電影的一種必然反應,主角很普通,對白很普通,你也的確不懂戰爭,但該死的是但你懂那些脆弱與掙扎。所以你哭了。為了排這場4K電影所浪費的精力與時間都不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