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8日 星期日

這樣work真的很不work

「你喜歡自己現在的樣子嗎?」這是兩個月前讀完某一本書時給自己的提問,好好地思考了兩個月,答案是:「沒那麼喜歡。」不滿意自己的工作總是做不完,每天總是睡不飽;總是趕不上倒垃圾的時間,和朋友相約也永遠遲到……某種程度上可以用一句話總結,就是:「因為加班所以遲到,因為遲到所以加班。」

當我翻開《這樣 Work 才 Work!》的一開頭,便忍不住用力點頭:「今天,不管我們創造了多少價值(無論是用金錢、業績、貨物或零件來衡量),永遠都不夠多,所以我們跑得更快,一次做更多件事,加更多的班,愈來愈晚下班。」;「我們對於自己生活中脫軌的地方百般容忍,包括根本掌握在自己手上的事。我們太不關心核心需求,浪費太多精力在抱怨和互相指責。」此刻的你也點頭如搗蒜嗎?

三位作者給的解決方法是:「建立我們真正需要的習慣,就能夠讓我們更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建立習慣?又來了,每本成功法都要我們正面思考、養成習慣,這本和其它書又有什麼不一樣?當然有。一、每天早睡一小時,早起半小時去運動;身體不動則廢,動得不夠多和睡眠不足所造成的傷害是一樣多的。再者,從神經學研究中指出:「表現好的人其實睡得更多,而非更少。」二、每個人的能量周期是有一定的,並不是每天都適合做需要動腦或是決策性的工作。三、試著幾個小時不要理電子郵件吧!這些只是其中的一小部份。

但他們要為所有工作者帶來的震撼其實是:「我們希望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是一個老闆不會問我們,卻是影響我們生命的最根本原因。我們之所以對自己不滿意,不正是因為自己的價值觀和自己在做的事有了差異,讓我們有了失落感所造成的嗎?

關於工作和生命的疑問,當然不是一本書就能夠完全解答得完。但如果有這樣一本書,它不要我們寫手帳、畫心智圖;而是要你關上電腦和手機幾小時,早點起床去運動,肚子餓的時候就吃點東西…重新找回生命的節奏,重新思考我們的工作與人生;也許,就能夠重建我們與工作之間的關係;更重要的是,還能夠讓自己的身體更健康!

《拖延心理學》---不對號入座都不可能

每個人或多或少有拖延的經驗。小時候總是到寒暑假前幾天才猛趕作業,邊寫還會在心中暗自發誓下次一定要提早,而下次放長假時同樣的戲碼一定也會重演;又或者是遇到了不想赴的約、不想做的事總是先擱到不能再擱了才願意回覆或動手。

身邊每一位(包含我)看到《拖延心理學》時都忍不住要對號入座:「沒錯!我真的對於 XX 就是沒輒,就是一定會拖。」、「啊!這根本就是為我而寫的…」,幾乎所有人都曾為拖延所累,最後總會感到沮喪和焦慮。

拖延並不單純是時間管理問題;兩位心理學家多年的研究說明了「拖延的戲碼本質都是相似的,發生的的原因各有各的不同。」拖延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我們自我價值認定與自我接納能力的問題;而你我也清楚知道自我價值認定其實受到週遭人事物的影響甚大,包含了童年的經驗(只有成績好才會得寵?),身處社會的普世價值觀(要瘦一點才好看?)…有的時候我們拖延,並不是因為我們不想做,很可能是因為我們希望把事情做到完美導致於拖延,但更多時候是因為我們基於不同的狀況以此進行反抗;還有一種可能性是我們的腦受傷了或生病了,只是我們不自知罷了。

不拖延是許多人(包含兩位作者)的願望;瞭解拖延如何形成,也接納我們其實並不完美的事實時,拖延之痛就有可能被解決。當然,解決拖延問題非一蹴可及,因為我們總也會有想偷懶的時候;但最重要的是,別遲疑,學著去做!就像兩位作者坦誠:「這本書的第一版足足比預定出版日晚了兩年,這次進步到只延了四週。」總是會進步的!